[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结构的结构光三维扫描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560182.3 | 申请日: | 202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0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淼;孙虹;李永玲;雷经发;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崔新芬 |
| 地址: | 2306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结构 三维 扫描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结构的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包括底座,底座顶端四角均设置有支撑柱,四个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投影仪,且四个支撑柱顶端设置有内齿盘,内齿盘顶端设置有旋转支撑座,旋转支撑座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底槽,底槽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底部通过转轴连接有与内齿盘相配合的齿轮,旋转支撑座一侧设置有控制卡,旋转支撑座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一侧设置有与之配合的第二电机,调节机构顶端设置有相机。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内齿盘及齿轮等结构,能够实现相机多角度的自动调节,从而方便工程师对相机与投影仪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对物体实现精准的扫描与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扫描仪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组合式结构的结构光三维扫描仪。
背景技术
结构光三维扫描仪是一种高速、高精度的三维扫描测量设备,其理论基础是结构光非接触照相测量原理。所谓照相测量,就是类似于照相机对视野内的物体进行照相,不同的是照相机摄取的是物体的二维图像,而研制的测量仪获得的是物体的三维信息。
结构光三维扫描仪的组成包括:投影数幅特定编码图像的投影仪、接收投影图像的相机、同步控制投影仪和相机的控制卡。在三维测量时,投影仪投影数幅特定编码的结构光到待测物体上,成一定夹角的相机同步采得相应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解码和相位计算,并利用匹配技术、三角形测量原理,解算出相机捕获图像像素点的三维坐标,获得物体的三维信息。
在进行结构光三维扫描过程中,工程师需要将扫描仪上的投影仪与相机调节至非常合理的角度,才能够对待测物体进行精确的扫描测量。但是这个过程漫长与繁琐,现有的扫描仪调节不够方便,结构不够稳定,导致调节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造成结果的不精确。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式结构的结构光三维扫描仪,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结构的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包括底座,底座顶端四角均设置有支撑柱,四个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投影仪,且四个支撑柱顶端设置有内齿盘,内齿盘顶端设置有旋转支撑座,旋转支撑座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底槽,底槽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底部通过转轴连接有与内齿盘相配合的齿轮,旋转支撑座一侧设置有控制卡,旋转支撑座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一侧设置有与之配合的第二电机,调节机构顶端设置有相机。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旋转支撑座能够与内齿盘保持活动连接,使得旋转支撑座在保证自身稳定性的同时能够进行旋转,内齿盘顶部设置有圆环结构的托轨,旋转支撑座底部圆周外缘开设有与托轨相配合的环形槽,托轨及环形槽的顶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标尺与第一标记箭头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相机与投影仪之间左右角度的变化,提高装置的精确度,内齿盘圆周外侧设置有标尺,旋转支撑座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一标记箭头。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托板能够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进行围绕半圆柱座的旋转运动,进而带动相机实现与投影仪之间上下夹角的调节,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旋转支撑座顶端中间位置的半圆柱座,半圆柱座两端均设置有滑轨,半圆柱座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半蜗轮,滑轨顶部开设有将其贯穿的滑槽,两个滑轨顶部之间设置有托板,相机位于托板顶端,托板底端两侧均设置有穿插过滑槽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位于滑槽底端的部分套设有限位片,托板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半蜗轮相配合的蜗杆,蜗杆其中一端与第二电机保持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托板得到固定并能够围绕半圆柱座做圆周运动,进而确保相机运动路径的稳定与准确,方便调节与记录,滑轨为圆心向下的半圆形结构,托板底部两侧均为与滑轨相配合的圆弧形结构,限位片顶部为与滑轨相配合的圆弧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01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线盒内导线固定机构
- 下一篇:防止加热设备过热的安全报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