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防舞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427214.2 | 申请日: | 2021-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4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王磊磊;郭慧豪;辛伟峰;董曼玲;丁国君;张科;杨晓辉;张嵩阳;田燕山;刘阳;谢凯;王广周;王东晖;陈钊;李东亚;程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郑州祥和集团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7/14 | 分类号: | H02G7/14 |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防舞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防舞器,包括空心筒,所述空心筒底部为向外凸起的球弧状结构,所述空心筒内设置圆球,所述空心筒顶部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在间隔棒上,本实用新型中,防舞器内置线路子间隔棒内,避免局部电场畸变过大产生的强烈电晕噪声,圆球重量惯性可以柔性调节,有利于防舞的阻尼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防舞器。
背景技术
在空旷的平原地区、微气候变化剧烈的山区以及沿海大风地区,输电线路由于不规则的空气流动影响导致线路发生舞动,剧烈的舞动会造成线路相间、相地短路、断线或倒塔等严重事件发生。因此出现了一些输电线路防舞装置,基本是通过悬挂重锤等方式增加线路重量,防止其剧烈摆动,但是这些悬挂重锤,基本上是悬挂在线路下侧,且通过分叉的重量对称方式达到摆动时的稳定性,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对于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过高,重锤伸出线路过长造成局部电场畸变过大,产生强烈电晕放电导致噪声严重扰民,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被附近民众投诉情况剧增。此外,传统的输电线路防舞装置结构刚性,无法柔性调节惯性,不利于防舞的阻尼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防舞器,防舞器内置线路子间隔棒内,避免局部电场畸变过大产生的强烈电晕噪声,圆球重量惯性可以柔性调节,有利于防舞的阻尼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电线路防舞器,包括空心筒,所述空心筒底部为向外凸起的球弧状结构,所述空心筒内设置圆球,所述空心筒顶部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在间隔棒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两侧设置L型板,所述连接杆上水平设置夹紧板,所述连接杆上设置驱动夹紧板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连接杆和L型板的竖板上设置供夹紧板移动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板两侧设置凸起,所述连接杆内设置供夹紧板进入并上下移动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板底面和L型板的横板顶面上设置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舞器可安装在线路子间隔棒中间上端横梁上,可以实现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防舞器内置线路子间隔棒内,避免局部电场畸变过大产生的强烈电晕噪声。
2、在输电线路发生摆动时,圆筒内置的圆球由于惯性随线路摆动方向做反方向的滚动,线路摆动越剧烈,内置铅球反向滚动越大,重量惯性可以柔性调节,防止线路舞动的阻尼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拆分示意图;
图3为圆球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拆分示意图;
其中,1-空心筒,2-圆球,3-连接杆,4-L型杆,5-夹紧板,6-凸起,7-通道,8-滑槽,9-螺栓一,10-螺栓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郑州祥和集团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郑州祥和集团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27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