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宫腔负压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51301.4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7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鼓楼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4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楠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宫腔负压 止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宫腔负压止血装置,包括水囊输送器、宫腔水囊、宫腔水囊输入管、阴道水囊、阴道水囊输入管、负压装置和负压管;水囊输送器的端部设置负压吸引口,负压吸引口上密集分布气孔;负压管设置在水囊输送器内部,一端与负压吸引口连接,另一端与负压装置连接;宫腔水囊固定在水囊输送器上;宫腔水囊输入管一端连通宫腔水囊,另一端连接第一接口;阴道水囊固定在水囊输送器上,阴道水囊输入管一端连通阴道水囊,另一端连接第二接口。本实用新型可使子宫及子宫下段紧密挤压水囊表面,从而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同时宫腔内持续负压状态避免宫腔水囊的移位或脱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宫腔负压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常规保守止血无效的情况下需紧急手术切除子宫,造成患者器官缺失以及终生不孕的遗憾。近年来,宫腔球囊压迫逐渐成为一种处理产后出血的备选方案,通过向球囊内注水使得球囊不断膨胀从而对出血部位的血管形成压迫作用,进而实现止血功能。
目前临床上对于宫缩乏力的产后出血救治多采用宫腔内填塞止血用水囊或子宫纱条压迫止血。发生大出血时,将止血用水囊通过阴道放入子宫内,避免接触阴道壁,在宫腔水囊达到宫底后,用注射器向宫腔水囊内注水400-800ml,使水囊充盈发挥止血作用。但是现有宫腔压迫球囊装置存在着如下弊端:(1)因产后子宫体积不定、宫腔形态不规则,水囊注水量难以准确量化以与子宫创面达到最佳贴合,从而难以发挥最佳止血作用;(2)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常表现为子宫下段收缩不佳,目前的止血囊由于不能针对子宫下段局部收缩不佳形成局部压迫,对子宫下段的压迫止血效果欠佳;(3)对于严重宫缩不良,宫腔体积较大的病例,需要注入大量液体(可达到1000ml左右)至球囊才能起到压迫子宫壁的作用,但较大体积的球囊会妨碍子宫有效收缩和复旧,引起临床质疑;(4)常规水囊放置后由于子宫收缩常出现水囊受压后位置下移,甚至脱落于宫腔外。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宫腔负压止血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宫腔负压止血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宫腔负压止血装置,包括水囊输送器、宫腔水囊、宫腔水囊输入管、负压装置和负压管;所述水囊输送器内部中空,水囊输送器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远离端;水囊输送器输入端的端部设置有负压吸引口;所述负压管设置在水囊输送器内部,负压管一端与负压吸引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接口与负压装置连接;所述宫腔水囊设置在水囊输送器的输入端,并固定在水囊输送器上;所述宫腔水囊输入管设置在水囊输送器内部,宫腔水囊输入管一端连通宫腔水囊,另一端连接第一接口,生理盐水通过第一接口和宫腔水囊输入管输入至宫腔水囊内。
进一步的,本装置还设置有阴道水囊和阴道水囊输入管,所述阴道水囊固定在水囊输送器上,所述阴道水囊输入管设置在水囊输送器内部,阴道水囊输入管一端连通阴道水囊,另一端连接第二接口,生理盐水通过第二接口和阴道水囊输入管输入至阴道水囊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吸引口上分布有若干个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宫腔水囊输入管和负压管均采用乳胶管。
进一步的,所述宫腔水囊的体积为400~800ml。
进一步的,所述阴道水囊输入管采用乳胶管。
进一步的,所述阴道水囊的体积为100~200m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鼓楼医院,未经南京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51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