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竖直锯齿状垃圾破袋装置及垃圾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310426.2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5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蔡炜桢;陆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B6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杜德海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直 锯齿状 垃圾 袋装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竖直锯齿状垃圾破袋装置及垃圾桶,所述装置包括:固定在垃圾桶上的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每个所述固定支架上有安装槽;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所述安装槽连接,并与水平面呈垂直状态的至少一个锯齿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操作方便,满足人们丢弃垃圾时能够快速将厨余垃圾和垃圾袋进行分类投放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装置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竖直锯齿状垃圾破袋装置及垃圾桶。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进而导致城乡居民生活垃圾的数量大幅上升,给垃圾处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目前垃圾处理方式中,除少量可燃物可以焚烧、发电外,大部分是以填埋为主。然而,据报道,一个日处理千吨垃圾的填埋场需要占用土地1000多亩,垃圾填埋所消耗的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不能承受之重”。
为了减少占用土地处理垃圾,更好地“变废为宝”,许多大城市都已经实行垃圾分类。居民家中产生较多的是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其中的厨余垃圾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但前提是分类正确,厨余垃圾中不要混入其它垃圾,包括包裹厨余垃圾的垃圾袋,因为塑料垃圾袋大多属于难以降解的白色垃圾,不是有机物。因此,要求居民投放厨余垃圾的过程中,把垃圾袋内的垃圾和垃圾袋分开投放。
一般地,很多居民都是出去上班时顺便把家中垃圾带出去,在赶时间的情况下,居民还要把垃圾袋打开,把垃圾和垃圾袋分开丢弃,会耽误许多时间,而且按照传统的打开垃圾袋分别投放垃圾和垃圾袋的方式,容易把垃圾中的烂菜叶或者汤汤水水弄脏手,不方便洗手。一些社区提出在垃圾收集桶附近安装自来水洗手或者请物业提供纸巾,但这样会造成较大的浪费,成本高。
为方便居民“破袋”,不少小区自制了垃圾破袋“神器”,安装在厨余垃圾收集桶上。但调研发现,这些破袋装置大多是利用铁片形成的水平方向的直线型锯齿条来划开垃圾袋。使用时,人们可将垃圾袋贴着直线锯齿条水平滑动划开塑料袋,或将锯齿条插破垃圾袋、向上提拉,进而撕扯开实现破袋。虽然该装置的结构十分简洁,但就实际操作而言,其实用性还有待提高,比如:人们将垃圾袋水平左右滑动不太方便;向上提拉垃圾袋时如没有被锯齿挂住会导致破袋失败,需再次放下再次向上提拉;最重要的是,垃圾袋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的行程被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直锯齿状垃圾破袋装置及垃圾桶,满足人们丢弃垃圾时能够快速将厨余垃圾和垃圾袋进行分类投放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以下方案:
一种竖直锯齿状垃圾破袋装置,包括:
固定在垃圾桶上的安装支架;
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每个所述固定支架上有安装槽;
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所述安装槽连接,并与水平面呈垂直状态的至少一个锯齿构件。
可选的,所述锯齿构件为半圆形锯齿片或者1/4圆形锯齿片或者圆弧形锯齿片。
可选的,所述锯齿构件包括多个第一锯齿构件时,所述多个第一锯齿构件与同一个固定支架上的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锯齿构件之间呈预设角度设置。
可选的,所述多个第一锯齿构件中的每个第一锯齿构件分别具有一个供连接支架穿过的孔,所述连接支架穿过每个第一锯齿构件上的孔,将所述多个第一锯齿构件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锯齿构件的下端设有齿条。
可选的,所述锯齿构件包括多个第二锯齿构件时,每个第二锯齿构件分别与一个所述固定支架上的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第二锯齿构件相互平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安装支架通过与垃圾桶边缘螺接或者固定于垃圾桶内壁,所述锯齿构件与所述固定支架焊接或者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10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