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压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55287.8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8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聂泳忠;吴晓东;唐长明;林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人马联合测控(泉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13/02 | 分类号: | G01L13/02;G01L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娜拉 |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压传感器,差压传感器包括:外壳,具有空腔,外壳上设有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调理电路板,设置于空腔内并将空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通气口连通第一腔体,第二通气口连通第二腔体,调理电路板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通孔;压力芯片,设置于第一腔体内,压力芯片固定于调理电路板且对应于通孔设置,以使第二腔体的压力能够通过通孔传递至压力芯片,压力芯片与调理电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差压传感器的封装尺寸,实现差压传感器的微型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压传感器。
背景技术
差压传感器是一种用来测量两个压力之间差值的传感器。随着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技术的发展,差压传感器向微型化、高灵敏度和高精度化方向进一步发展,使得差压传感器应用在医疗、航空航天等需要精确测量微弱压差的领域成为可能。
传感器封装技术直接影响差压传感器的尺寸和性能,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差压传感器封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差压传感器,旨在减小差压传感器的封装尺寸,实现差压传感器的微型化。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差压传感器,差压传感器包括:外壳,具有空腔,外壳上设有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调理电路板,设置于空腔内并将空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通气口连通第一腔体,第二通气口连通第二腔体,调理电路板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通孔;压力芯片,设置于第一腔体内,压力芯片固定于调理电路板且对应于通孔设置,以使第二腔体的压力能够通过通孔传递至压力芯片,压力芯片与调理电路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实施方式,压力芯片与调理电路板通过硅胶粘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还包括:基体,基体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通槽,调理电路板设于基体上并覆盖通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端与调理电路板电连接,连接件的第二端伸出外壳;基体与连接件连接;或者;基体与连接件一体成型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基体朝向第一腔体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尺寸大于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尺寸大于通槽,第二凹槽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底面,通槽设置于第二凹槽的底面,调理电路板设置于第二凹槽,连接件的第一端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位于基体厚度方向的两侧且均与基体连接,基体、调理电路板与第一壳体形成第一腔体,基体、调理电路板与第二壳体形成第二腔体,第一通气口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二通气口设置于第二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定位台阶,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定位台阶,基体厚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台阶和第二定位台阶匹配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与基体粘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壳体外设置有第一圆台,第一圆台的直径较小端背离第一壳体,第一通气口贯穿第一圆台;第二壳体外设置有第二圆台,第二圆台的直径较小端背离第二壳体,第二通气口贯穿第二圆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的轴向均平行于基体的板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人马联合测控(泉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人马联合测控(泉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52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