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减振器液压缓冲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89071.6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5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骆明;祝志武;戴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爱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减振器 液压 缓冲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减振器液压缓冲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包括壳体、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导向座以及与导向座滑动配合的活塞杆,所述导向座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活塞杆相匹配的滑孔,滑孔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让位槽,所述活塞杆的外部依次设置有缓冲垫圈和挡圈,且活塞杆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侧槽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一侧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通过让位槽、缓冲板、缓冲弹簧等结构的设置,在活塞杆滑移至限位处后,弹簧受压后能够复位,缓冲板可置于让位槽的内部,避免弹簧一直处于压紧状态,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减振器液压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
现有技术中的减振器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减振器内部的活塞杆缓冲垫圈和挡圈的之间设有用于缓冲的弹簧,然而当活塞杆滑动至限位处时,弹簧会一直处于压紧状态,长期以往内部的弹簧容易损坏,从而缩短了使用寿命;二是挡圈均为固定式,减振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减振器液压缓冲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振器液压缓冲机构,包括壳体、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导向座以及与导向座滑动配合的活塞杆,所述导向座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活塞杆相匹配的滑孔,滑孔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让位槽,所述活塞杆的外部依次设置有缓冲垫圈和挡圈,且活塞杆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侧槽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一侧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圈活动套设在所述活塞杆的外部,挡圈的底部活动铰接有对称布置的连杆,连杆的端部装设有滚珠;
所述活塞杆的外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结构的挡环,挡环的顶部开设有环槽,所述滚珠嵌入在环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圈活动套设在活塞杆的外部,缓冲垫圈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体成型结构的延伸部。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圈由塑料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圈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通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让位槽、缓冲板、缓冲弹簧等结构的设置,在活塞杆滑移至限位处后,弹簧受压后能够复位,缓冲板可置于让位槽的内部,避免弹簧一直处于压紧状态,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挡圈、挡环、连杆以及滚珠等结构的设置,在导向座与挡圈碰撞接触后,挡圈可将压力传递给下方的连杆,使得滚珠沿环槽滑移,同时自身可绕活塞杆转动,进一步地增强了缓冲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减振器液压缓冲机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活塞杆滑动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挡环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减振器液压缓冲机构的标号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缓冲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爱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爱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9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英语学习的单词拼写装置
- 下一篇:外挂式液压布料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