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浮纤维过滤一体化除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37372.4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4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涛;宛勇;谷原;郭仕禹;曾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过滤 一体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浮纤维过滤一体化除藻装置,包括:进水加药机构: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潜水泵、管道混合器和进水管,所述的管道混合器还连接一加药桶;气浮机构:包括上部连通的接触室和分离室,所述进水管的端部伸入所述接触室内,在接触室内还设有微气泡发生组件,所述的分离室的上部位置设有刮渣组件和排渣槽;纤维过滤机构:包括与所述分离室底部相连通的纤维过滤室,沿水流方向,所述纤维过滤室内还依次设有穿孔板、纤维滤层,且纤维滤层的后方还设有出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水体中藻细胞的稳定去除,且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能耗低、噪音小、机动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浮纤维过滤一体化除藻装置。
背景技术
面源污染和含磷废水的排放导致全球大量水体面临富营养化的威胁,水体中藻类爆发严重威胁水环境安全以及流域生态多样性。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爆发,导致水体中生物总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承载力降低。可移动式气浮除藻装置能够在藻华爆发时对水体中的藻类进行处理,降低藻华爆发的危害。
气浮法通过气泡与絮体黏附使藻泥上浮,因此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目前的气浮除藻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气浮除藻装置对藻细胞去除效果不稳定,进水水质会影响到絮凝的效果。部分气浮装置采用砂滤和其它精细过滤方式强化气浮装置的处理效果,一方面装置较为复杂庞大,且质量较大,不方便移动;另一方面传统滤料滤层容易堵塞,阻力损失较大,能源消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气浮纤维过滤一体化除藻装置,以实现对水体中藻细胞的稳定去除,且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浮纤维过滤一体化除藻装置,包括:
进水加药机构: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潜水泵、管道混合器和进水管,所述的管道混合器还连接一加药桶;
气浮机构:包括上部连通的接触室和分离室,所述进水管的端部伸入所述接触室内,在接触室内还设有微气泡发生组件,所述的分离室的上部位置设有刮渣组件和排渣槽;
纤维过滤机构:包括与所述分离室底部相连通的纤维过滤室,沿水流方向,所述纤维过滤室内还依次设有穿孔板和纤维滤层,且纤维滤层的后方还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气泡发生组件包括涡流泵、溶气包和溶气释放器,其中,所述的涡流泵的吸入口分别连接进气管路与回流管路,所述涡流泵的排出口则依次连接所述溶气包和溶气释放器,所述溶气释放器置于所述接触室。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气管路上还设有气体流量计,所述的回流管路上还设有液体流量计。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回流管路还连接所述纤维过滤室。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溶气包上还设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触室与分离室的上部设有使得两者相互连通的连通口,在连通口处还设有向分离室倾斜的导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刮渣组件设置在分离室的顶部位置,并用于将分离室水面的藻泥排入排渣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离室底部还设有集水管,且集水管的出口端还伸入所述纤维过滤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纤维滤层由固定在穿孔板上的纤维束滤料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纤维过滤室在出水口的前方还设有翻板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7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罐笼静态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浓度低吸附气体配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