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耦合提纯均三甲苯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82826.7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2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房峰;滕琳;苏鹏飞;任海伦;张凤岐;张强;王启超;郝鹏鹏;赵晓蕾;史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7/04 | 分类号: | C07C7/04;C07C15/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6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提纯 甲苯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属于均三甲苯精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耦合提纯均三甲苯的方法,包括提纯部分和热耦合部分,所述提纯部分主要包括:脱碳八塔A、预处理塔B、脱轻塔C、脱重塔D、萃取精馏塔E、溶剂解吸塔F和缓冲罐O;热耦合部分包括:利用预处理塔B的塔顶气相物流热能为偏三甲苯塔H、脱轻塔C和脱重塔D加热;所述萃取精馏塔E中通入的溶剂丙三醇与二甲基亚砜的复合溶剂,本发明中通过热耦合手段,将塔顶的气相潜热充分利用,同时也充分利用了蒸汽凝水及其热量,降低了能耗,采用的溶剂成本相对较低,沸点也比较低,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的操作温度低,在降低了成本同时降低了能耗,而且易于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属于均三甲苯精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耦合提纯均三甲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重整碳九(C9)芳烃主要来自炼油企业重整装置二甲苯塔塔底油,其组成相对简单,包括少量碳八、异丙苯、正丙苯、邻间对甲乙苯、偏三甲苯、均三甲苯、连三甲苯和均四甲苯等组分,这些组分都是具有很高的经济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原料。均三甲苯属于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树脂、2,4,6-三甲基-3,5-二氨基苯磺酸、均三甲苯胺抗氧剂330、高效麦田除草剂、2,4,6-三甲基苯胺、二硝基均三甲苯、维生素E的中间体-三甲基氢酮、聚醋树脂稳定剂和醇酸树脂增塑剂,还可以用于生产活性艳蓝,K-R3等染料中间体,是染料工业的中间体,此外,均三甲苯在制药、农业除草剂和感光材料方面亦有着广泛的用途。
均三甲苯市场需求量大,但其价格偏高,主要原因是获得高纯均三甲苯的分离技术难度相对高。通过普通精馏提纯均三甲苯和连三甲苯,无法得到高纯(纯度≥99%)的均三甲苯和连三甲苯,这主要是由于邻甲乙苯与均三甲苯沸点相差仅0.5℃所致。
目前报道的均三甲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C9重芳烃蒸馏及冷冻结晶法,均三甲苯的收率大于70%,但能耗极高,大多不采用;
2、烷基化法,此方法对于均三甲苯的分离效果也能达到90%以上,但存在的问题是催化剂有毒,对环境造成污染;
3、偏三甲苯异构化法,此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均三甲苯收率较低,偏三甲苯含量过高,需要技术改进;
4、萃取精馏,主要通过萃取剂的使用,加大沸点极为相近的均三甲苯及邻甲乙苯的挥发度,通过精密蒸馏,从而获得高纯的均三甲苯,此方法中使用的萃取剂可回收利用,环境友好。
目前采用萃取精馏获得高纯均三甲苯的生产方法有:中国专利CN109627140A,公开了一种均三甲苯萃取精馏分离方法,该方法将重整C9通过脱轻、脱重后富集均三甲苯,将均三甲苯由初期的10%含量富集到60%含量。均三甲苯富集液与溶剂送入萃取精馏塔中,以三乙酸丙三醇酯为萃取剂进行萃取精馏,萃取精馏塔塔顶得到纯度为92%以上的均三甲苯。美国专利US3220933公开了一种碳九芳烃分离方法,该专利采用萃取精馏将均三甲苯和邻甲乙苯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均三甲苯,采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作为萃取剂。现有高纯均三甲苯生产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均三甲苯在重整碳九中含量较低(5~15%),且轻组分间对甲乙苯和重组分偏三甲苯虽然沸点差大于2℃,但实际较难分离,致使能耗过高,均三甲苯单耗达到40t/t以上蒸汽,同时设备投资过大,最终装置的竞争力大大减弱;2、以上萃取精馏工艺中常使用单一溶剂,价格较高,分离效果不理想,致使均三甲苯收率低;操作温度过高,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易结焦;另外溶剂回收过程中能耗过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耦合提纯均三甲苯的方法,该方法降低了能耗,利用塔顶汽相潜热,大大降低了提纯均三甲苯的能耗,采用的溶剂成本相对较低,沸点也比较低,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的操作温度低,在降低了成本同时降低了能耗,而且易于回收利用;本发明得到纯度≥99%的均三甲苯产品和纯度≥99%偏三甲苯产品,均三甲苯收率达到95%以上。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2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