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介电加热的固废处理预热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31369.9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4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湖振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44;F28B1/00;F28B9/08 |
| 代理公司: | 武汉仁合利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75 | 代理人: | 郑飞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热 处理 预热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介电加热的固废处理预热结构,涉及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预热腔,预热腔上方设置有进料斗,预热腔下方设置有出料口,进料斗侧壁设置有加液喷头,预热腔内侧壁设置有介电极板,介电极板电连接有交流电源,使得当固废材料从进料斗滑入至预热腔内时有液体进入固废材料缝隙中,且进入至预热腔内的固废材料在介电极板之间进行介电加热,在固废材料内的液体被加热从而使得固废材料进行预热。本发明结构简单,对于固废材料内的液体进行利用,利用液体可加热且气化体积增大的特性,对固废材料进行内部加热预处理,还能拆散堆积的固废材料,便于后期进行固废处理,另外全封闭预热,避免有毒气体直接散出,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介电加热的固废处理预热结构。
背景技术
固废处理,全称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通常是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固废处理的方式主要分为焚烧和填埋,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焚烧,但是在对固废焚烧时,由于其内部携带的少量水分导致固废燃烧较为不便,为此在对固废焚烧时需要对其进行预热烘干,例如中国专利实用新型专利CN213223710U提供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固废处理用输料装置,包括粉碎筒,所述粉碎筒的顶端开设有放料口,所述粉碎筒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的内部卡接有与环形滑槽相适配的环形滑块,所述环形滑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破碎叶,所述粉碎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面固定镶嵌有密封轴承,所述粉碎筒的内底壁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密封轴承的内部并与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杆。上述实用新型提供的,预热功能的固废处理用输料装置具有,能够使得固废在输送的同时可以进行预热烘干,有效的解决了因固废潮湿导致焚烧处理出现不便的问题,提高了固废处理的效率。
但是上述预热处理结构依然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固废材料内含有有毒物质,直接加热会导致有毒气体散出;且仅仅只是低温加热,在固废材料堆积下无法有效全部烘干,最主要的是不同的固废材料内部潮湿度不同,运输过程中预热烘干程度不同,对后面的固废处理作用不大。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基于介电加热的固废处理预热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于固废材料内的液体进行利用,利用液体可加热且气化体积增大的特性,对固废材料进行内部加热预处理,还能拆散堆积的固废材料,便于后期进行固废处理,另外全封闭预热,避免有毒气体直接散出,安全性高的基于介电加热的固废处理预热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介电加热的固废处理预热结构,包括预热腔,所述预热腔上方设置有进料斗,所述预热腔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斗侧壁设置有加液喷头,所述预热腔内侧壁设置有介电极板,所述介电极板电连接有交流电源,使得当固废材料从所述进料斗滑入至预热腔内时有液体进入固废材料缝隙中,且进入至所述预热腔内的固废材料在所述介电极板之间进行介电加热,在固废材料内的液体被加热从而使得所述固废材料进行预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进料斗侧壁设置有针形凸起。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预热腔内设置有若干倾斜设置的阻隔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介电极板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且所述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交流电源为不低于40MHz的高频交流电。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交流电源电连接有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湖振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湖振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13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