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见光催化还原C-F键性能的吩噁嗪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09429.7 | 申请日: | 2021-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9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欣;刘振辉;段春迎;李嘉宁;李莫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B01J31/22;C07C17/32;C07C25/18;C07C67/343;C07C69/78;C07C253/30;C07C255/50 |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 代理人: | 王树本;徐雪莲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见 光催化 还原 性能 吩噁嗪 基金 有机 框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具有可见光催化还原C-F键性能的吩噁嗪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是以3,7-二吡啶-10-(4-吡啶苯基)吩噁嗪TPPP为主要有机配体、4,4’-联苯二甲酸BPDC为辅助配体与金属锌盐中的Zn2+作为节点,通过溶剂热法制得吩噁嗪基金属有机框架Zn-TPPP-BPDC,其合成路线如下:
TPPP+BPDC+Zn2+→Zn-TPPP-BPDC;
所述金属锌盐选自硝酸锌、氯化锌或硫酸锌中的一种;
所述主要有机配体TPPP,具有如下(A)分子结构式,
所述辅助配体BPDC,具有如下(B)分子结构式,
所述Zn-TPPP-BPDC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三口瓶中加入15~20g吩噁嗪、35~40g对溴碘苯、20~25g叔丁醇钠、400~500mg碘化亚铜,抽真空通氮气循环操作1~3次,然后加入150~250mL预先除氧的二氧六环,1.2~1.5mL 1,2-环己二胺,保持N2氛围下在100~110℃下反应10~15h,使用机械搅拌,待反应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加入体积比为1:2~3的二氯甲烷和水萃取2~3次,分液,下层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将滤液旋干,得到粗产物,后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白色固体粉末;
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白色固体粉末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并向其中加入800~1200mL二氯甲烷,4~5g N-溴代琥珀酰亚胺,200~300目硅胶10~15g,反应避光处理,室温反应15~20h,反应结束后,在布氏漏斗底部滤纸上方加入100~200g硅藻土抽滤除去反应液中硅胶,滤液旋蒸,得到粗产物,后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白色固体粉末;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白色固体粉末、吡啶硼酸、四(三苯基膦)钯,无水碳酸钾按照1:3~4:0.05~0.15:4~6的摩尔比加入到三口瓶中,抽真空通氮气1~3次,然后依次加入100~150mL预先除氧的甲苯、80~90mL预先除氧的乙醇、40~50mL预先除氧的水,在70~80℃下反应40~50h,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体积比为1:3~5的二氯甲烷和水萃取2~3次,分液,下层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旋干,得到粗产物,后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黄色固体粉末,即主要有机配体TPPP;
步骤4、将步骤3制得的主要有机配体TPPP、辅助配体BPDC与金属锌盐按1:2~2.5:3~4的摩尔比加入到体积比为1:1~2的N,N-二乙基甲酰胺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经过超声助溶后,加入到带有聚四氟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并加以密封,再置于85~90℃的烘箱中反应40~50h,降至室温后,移去上清液,加入乙醇洗涤,离心,得到橙色块状晶体,即目标材料吩噁嗪基金属有机框架Zn-TPPP-BPD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吩噁嗪基金属有机框架在光催化还原C-F键反应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94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软件运行装置及其数据存储模块和存储方法
- 下一篇:视频生成方法及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