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效率损失比的需求响应激励决策优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45508.6 | 申请日: | 202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9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杨晓雷;徐立中;金利祥;沈曦;陶欢;陈益渊;黄金波;王亦昌;屠一艳;赵一琰;方江晓;虞殷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50/06;G06N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刘正君 |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效率 损失 需求 响应 激励 决策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效率损失比的需求响应激励决策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S1:建立需求响应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下市场损失效率比模型,量化分析不同需求响应激励策略对效率损失的影响;
S2:根据包括ISO、发电商和用电侧IDR在内的多市场主体博弈方式,建立基于Stackelberg均衡分析的最低效率损失激励型需求响应模型;
S3:在不同需求响应触发价格下以最小化效率损失比为目标得到最优需求响应激励策略,形成“激励价格-效率损失比”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效率损失比的需求响应激励决策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建立市场损失效率比模型的具体步骤为:计算市场效率损失比的最小值:
计算需求响应时的总成本支出:
式中,EL为市场效率损失比;Co为单时段内未考虑需求响应时ISO的总成本支出,由ISO的发电侧购电成本ω1构成;为同一市场供需情况下单时段内ISO以激励补偿价格γ进行需求响应时的总成本支出,为发电侧购电成本,ω2为需求响应激励补偿成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效率损失比的需求响应激励决策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发电机组燃料成本的边际成本函数为:
ISO所需支出的发电侧购电成本:
式中为发电商i的边际成本函数;PGi为发电商i的出力;ai、bi分别为燃料成本函数的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NG为发电机组集合,ki为边际成本的比例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效率损失比的需求响应激励决策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需求响应激励补偿成本ω2表示为:
式中,NLR为需求响应用户负荷集合,γ为激励补偿价格,ΔQj为用户j的负荷削减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效率损失比的需求响应激励决策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建立市场损失效率比模型进一步包括:以最小化市场效率损失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包括:
A:节点功率平衡约束:
式中,Buv为网络导纳矩阵,θv为节点v对应的相角,bus为网络节点集合;
B:支路潮流越限约束:
式中,Sij为输电线路最大容量限制,branch为线路集合;θi为节点i对应的相角,θj表示节点j对应的相角,Bij表示网络导纳矩阵;
C:发电机组出力上下限约束:
式中,和分别为发电商i的最小和最大技术出力;
D:发电商投标系数约束:
式中,和分别为发电商投标系数的下限和上限;
E:用户最大物理负荷削减量约束:
式中,PDj为用户j日前的初始负荷需求;为用户j自身满足物理特性的最大负荷削减量上限;NLR表示需求响应用户负荷集合;
F:用户最大经济负荷削减量约束:
式中,γ表示激励成本,ΔQj表示负荷削减量,mj和nj分别为一次系数项和常数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55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