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透光耐磨改性PVC膜的原料混合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64751.5 | 申请日: | 2021-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1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方建专;曾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仕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7/10 | 分类号: | B29B7/10;B29B7/16;B29B7/22 |
| 代理公司: | 金华蘑菇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61 | 代理人: | 胡凤林 |
| 地址: | 314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 耐磨 改性 pvc 原料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透光耐磨改性PVC膜的原料混合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高透光耐磨改性PVC膜的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机架和连接在机架上的料筒,料筒内部为空腔且上端开口,还包括底座、驱动件和搅拌组件,上述底座内部为空腔且上端开口,底座固连在机架下部处,上述料筒下端嵌于底座内,驱动件设置在底座与料筒之间且驱动件能带动料筒相对于底座持续转动,上述搅拌组件连接在机架上且搅拌组件下部位于料筒内,通过搅拌组件能对料筒内的原料稳定搅拌,上述搅拌组件的转动方向与料筒的转动方向相反。本高透光耐磨改性PVC膜的原料混合装置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透光耐磨改性PVC膜的原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透光耐磨改性PVC膜的组份原料均为粉末状,制备过程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将上述原料充分混合。
现有工业生产作业中,通常是将各组份原料直接投入料筒内,再通过搅拌装置对料筒内的原料进行搅拌。
可以看出,上述混合装置中单纯的依靠搅拌装置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其混合稳定性比较差且搅拌装置作业负荷重。
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211274358U公开了一种建筑装修用石灰搅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输送螺杆,所述底座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搅拌箱,所述输送螺杆的右端贯穿搅拌箱并延伸至搅拌箱内腔的右侧,所述搅拌箱顶部的中端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架,所述搅拌架的底部贯穿搅拌箱并延伸至搅拌箱的内腔。
可以看出,上述专利通过第一伺服电机、输送螺杆、搅拌架、第一轴承、第二伺服电机、进水口、搅拌杆、隔板、第二轴承和搅拌箱的作用,解决了石灰加水搅拌后较为粘稠,现有市场上的搅拌设备不能快速的将之取出的问题。
但是,由于搅拌混合过程中还是完全依靠搅拌组件对物料进行搅拌,还是存在着稳定性差,搅拌组件作业负荷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的高透光耐磨改性PVC膜的原料混合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透光耐磨改性PVC膜的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机架和连接在机架上的料筒,料筒内部为空腔且上端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驱动件和搅拌组件,上述底座内部为空腔且上端开口,底座固连在机架下部处,上述料筒下端嵌于底座内,驱动件设置在底座与料筒之间且驱动件能带动料筒相对于底座持续转动,上述搅拌组件连接在机架上且搅拌组件下部位于料筒内,通过搅拌组件能对料筒内的原料稳定搅拌,上述搅拌组件的转动方向与料筒的转动方向相反。
本高透光耐磨改性PVC膜的原料混合装置创造性的使料筒和搅拌组件一同转动,并且料筒的转动方向与搅拌组件的转动方向相反,位于料筒内的原料最终能被充分的搅拌混合。
具体而言,料筒下端嵌于底座内,料筒与底座形成稳定的轴向固连关系,在驱动件的作用下料筒能相对于底座顺畅转动。
在上述的高透光耐磨改性PVC膜的原料混合装置中,所述底座与料筒之间具有轴承。
在上述的高透光耐磨改性PVC膜的原料混合装置中,所述底座底部具有凹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具有圆珠,上述圆珠上部伸出底座并抵靠在料筒下部。
在轴承和圆珠的作用下能减少料筒与底座之间的摩擦阻力,保证料筒能相对于底座顺畅转动。
在上述的高透光耐磨改性PVC膜的原料混合装置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一和摩擦轮,上述电机一固连在底座外侧,上述摩擦轮与电机一的转轴固连且摩擦轮抵靠在料筒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仕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仕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4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