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及其粒径可控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34411.8 | 申请日: | 202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9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汪航行;毛樊;高凯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A61P25/28;B82Y5/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4 | 代理人: | 刘珍 |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球形 共价 有机 框架 及其 粒径 可控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为D-天冬氨酸-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具体通过以1,3,5-三(4-氨基苯基)和对苯二甲醛为反应原料,D-天冬氨酸为催化剂,乙腈为反应溶剂,在室温下反应8~20s,然后将产物进行洗涤和干燥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与水接触角为0°,所述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的粒径大小70~48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1,3,5-三(4-氨基苯基)和对苯二甲醛为反应原料,D-天冬氨酸为催化剂,乙腈为反应溶剂,室温下反应8~20s,析出黄色无定形固体;
(2)对得到的黄色无定形固体进行洗涤和干燥,即得D-天冬氨酸-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将0.04mmol的1,3,5-三(4-氨基苯基)与0.06mmol的对苯二甲醛溶解至1.5mL的乙腈中,然后向其中加入0.04M的D-天冬氨酸,室温反应10s,析出黄色无定形固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洗涤与干燥的过程为,在6000rpm下离心,然后用乙腈洗涤,接着将其置于60℃的烘箱烘干30min,即得粉末状的D-天冬氨酸-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过程中,改变催化剂D-天冬氨酸的分批加料次数来控制成型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的粒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天冬氨酸的分批加料次数具体为,将加入的D-天冬氨酸分成n份,n大于等于2,间隔10min加入一份,来控制成型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的粒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调整初始加入D-天冬氨酸的浓度大小来控制成型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的粒径大小,所述初始加入D-天冬氨酸的浓度大小用当量来表示,加入的D-天冬氨酸当量越高,制备得到的D-天冬氨酸-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的粒径越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次粒径增长,具体为采集制备好的成型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悬浮液中,以相同的实验条件,再次加入实验原料,控制最终成型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的粒径,其中,采集制备好的成型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悬浮液中的成型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的粒径不大于200nm。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纳米球形共价有机框架能够在制备成治疗有关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有关神经退行性疾病为阿尔茨海默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44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