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参发酵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11201.7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0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方令豪;舒庆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莱茵(北京)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瑞莱茵(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瑞莱因(北京)生物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6/258 | 分类号: | A61K36/258;A61K31/704;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智嘉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2 | 代理人: | 高芬芳;金洁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参 发酵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人参发酵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参发酵提取物源自用包含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 ATCC 1015)的发酵液发酵的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所述人参发酵提取物包含下述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Y、20(S)-达玛-3β,6α,12β,20,25-五醇、20(S)-达玛-3β,12β,20,25-四醇、20(S)-达玛-3β,6α,12β,20,24-五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发酵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参发酵提取物是醇提取物并且经过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3.人参发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发酵:将包含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 ATCC 1015)的发酵液接种到人参上,进行发酵培养,得到人参发酵物;
(2)提取:将步骤(1)得到的人参发酵物用醇提取,即得到所述人参发酵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参发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酵前,还包括使用发酵培养基对所述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 ATCC1015)进行发酵培养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人参发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酵前,还包括对人参进行灭菌和/或粉碎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人参发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取后,还包括使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所述人参发酵提取物进行纯化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参发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2)得到的人参发酵提取物经过浓缩后,使用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柱和体积百分比浓度80%的乙醇作为洗脱剂进行纯化,将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即得纯化的人参发酵提取物。
8.由权利要求3~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人参发酵提取物。
9.纯化的人参发酵提取物,包含下述32种化合物:20(S)-原人参三醇、20(S)-原人参二醇、20(R)-达玛-24-烯-6α,12β,20,25-四羟基-3-酮、人参皂苷CK、20(S)-异人参皂苷-Rh3、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F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Y、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la、人参皂苷Rg2、三七皂苷Fe、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1、20(R)-达玛-6α,12β,20,25-四羟基-3-酮、20(S)-达玛-3β,6α,12β,20,25-五醇、20(S)-达玛-3β,12β,20,25-四醇、20(R)-达玛-3β,6α,12β,20,25-五醇、20(S)-达玛-3β,12β,20,25-四醇-6-O-β-D-吡喃葡萄糖苷、20(S)-达玛-3β,12β,20,25-四醇-6-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20(S)-达玛-3β,12β,20,25-三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20(S)-达玛-25(26)-烯-3β,6α,12β,20,24-五醇、20(S)-达玛-3β,6α,12β,20,24-五醇、20(R)-达玛-24(25)-环氧-3β,6α,12β,20-四醇、人参皂苷Rh4、人参皂苷Rk2、(20S,23E)-达玛-23-烯-3β,6α,12β,20,25-五醇、人参皂苷Rh3、拟人参皂苷RT5、27-去甲基-(E,E)-20(22),23-二烯-3β,6α,12β-三羟基-达玛-25-酮。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发酵提取物、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参发酵提取物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纯化的人参发酵提取物在制备抗肿瘤活性的产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莱茵(北京)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瑞莱茵(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瑞莱因(北京)生物化学研究所,未经瑞莱茵(北京)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瑞莱茵(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瑞莱因(北京)生物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12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