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赤霉素3β-羟化酶编码基因GmGA3ox1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60441.9 | 申请日: | 2021-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7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喻德跃;黄方;胡德洲;王慧;杨中义;陆少奇;李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53 | 分类号: | C12N15/53;C12N15/84;A01H5/10;A01H6/20;A01H6/5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 地址: | 21122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赤霉素 羟化酶 编码 基因 gmga3ox1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赤霉素3β‑羟化酶编码基因GmGA3ox1的应用。SEQ IDNO.1所示大豆赤霉素3β‑羟化酶基因GmGA3ox1在基因工程改造拟南芥和大豆粒重的应用。在拟南芥中,过表达GmGA3ox1能互补atga3ox1突变体低粒重的表型。在大豆中,过量表达该基因的优异单倍型,能够显著提高大豆的粒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豆赤霉素3β-羟化酶编码基因GmGA3ox1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大豆起源于我国,双子叶植物,是重要的油料和粮食作物,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丰富的蛋白 和充分的油脂,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大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及国际油料作物生产中均占有 重要地位。作为一种重要的作物,大豆的产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培育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一直是育种家的首要目标之一。大豆产量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解析,一种是产量由生物 量和收获指数组成,二是由单位面积株数、单株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构成。大豆产量相关 性状是复杂的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其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豆产 量影响因素较多,包括生长形态性状、光合生理性状以及产量组分等。其中,大豆的产量组分包括百粒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等。
赤霉素(gibberellin,GA)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用。很多的研究报道表明GA参与调节种子萌发、叶片扩展、开花和果实发育,以及调节环境信 号,如日照长度等。在细胞水平上,GA还会刺激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另外,目前克隆的作物 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多个产量相关基因主要与GA合成或与其调控途径 相关。GmGA3ox1是一种大豆赤霉素3β-羟化酶(gibberellin 3β-hydroxylase,GA3ox)。在 植物体内,GA3ox是GA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负责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赤霉素,是调节活性GA合成的关键因子。然而在大豆中还没有GA3ox基因功能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大豆赤霉素3β-羟化酶基因GmGA3ox1基因工程改良粒重的应用, 组织表达及GUS染色分析表明GmGA3ox1主要在大豆叶片和茎中表达,在其他组织里几乎不表 达。GmGA3ox1基因表达量与大豆粒重呈现正相关关系。此外,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GmGA3ox1 定位在细胞膜及细胞质基质中。该基因可作为目的基因导入拟南芥和大豆中,表现为提高转基 因拟南芥和转基因大豆的粒重。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SEQ ID NO.1所示大豆赤霉素3β-羟化酶基因GmGA3ox1在基因工程改造拟南芥和大豆粒 重的应用。
在拟南芥中,过表达GmGA3ox1能互补atga3ox1突变体低粒重的表型。在大豆中,过量表 达该基因的优异单倍型,能够显著提高大豆的粒重。
有益效果
我们发现大豆GmGA3ox1基因正调控转基因拟南芥的粒重。通过表达量分析,证明GmGA3ox1 主要在大豆叶片和茎中表达,与大豆粒重呈现正相关关系。亚细胞定位分析证明GmGA3ox1为 细胞膜及细胞质基质定位蛋白。过量表达GmGA3ox1发现该基因正调控转基因拟南芥的粒重。 由此可见,GmGA3ox1可以作为调节大豆粒重的靶点,用于大豆的产量改造。
附图说明
图1.PCR克隆GmGA3ox1琼脂糖凝胶电泳图。目的片段大小1137bp。Marker:DL2000Plus
图2.GmGA3ox1组织表达模式。N=3。
图3.GmGA3ox1的表达量与大豆粒重呈正相关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04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