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分裂式间隔棒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55629.4 | 申请日: | 2021-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9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潮州电力设计室 |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H02G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李林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裂 间隔 | ||
本发明属于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分裂式间隔棒,包括连接杆、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第一绕线装置连接于连接杆,第一绕线装置绕线后能够产生磁性,第二绕线装置连接于连接杆,第二绕线装置绕线后能够产生磁性,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二者中,至少一个沿连接杆的轴向滑动设置,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分别通过绕线产生的相斥磁性力能够驱动调节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之间的间距。该双分裂式间隔棒长度无需人工预调整,安装在分裂导线上后能够通过电磁现象自适应进行调节,能够适用于多种距离的分裂导线,且能够有效避免分裂导线在通电电流过大的情况下的黏连,增强了间隔棒的实用性和安装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分裂式间隔棒。
背景技术
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加快电站建设的同时,电网建设需要同步加快。在输电线路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输电线路输送容量的提高以及合理安排日趋紧张的线路走廊。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最直接的办法是提高电压等级和增加出线回路,但若增加出线回路,不仅要增加投资,同时也增加处理线路走廊的难度。另一方面若建设两条回路以上的多回路同塔并架超高压输电线路,不仅尚有技术上的问题,而且在出现跨线故障对,会造成多回路停电,降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性。超高压紧凑型线路采用多分裂导线,采用增大分裂间距和缩小邻相导线的相间距离的方法,达到提高输电线路自然输送功率和减小线路走廊占地的目的。采用紧凑型线路方案虽然达到了减小线路走廊占地和提高了自然输送功率目的,但存在一个突出矛盾,即输电线路在导线微风振动、尾流诱发振动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下易引起邻相导线碰线和线间空气绝缘击穿,解决此矛盾最有效办法是在邻相导线间安装相问绝缘间隔棒,从而保证邻相导线间有足够的绝缘距离。
间隔棒全称相间合成绝缘间隔棒,是指安装在分裂导线上,固定各分裂导线间的间距,以防止导线互相鞭击、抑制微风振动和次档距振荡的金具。间隔棒是高压输电线路上新的绝缘部件,它悬挂在邻相导线的挡距中,是悬索导线的支撑。在输电导线静止情况下,间隔棒受力为零或等于预拉、压力。但在输电导线受到风力、覆冰、冰层脱落和短路电流作用下等引起导线不同期摆确时,它将受到交替的拉力和压力的作用,另外间隔棒本身的重量又是导线的集中载荷,因此要求间隔棒本身除了具有足够的电气绝缘和机械强度,还要重量轻和有一定的柔性来承受短时冲击力和缓解振动冲击力的作用。对间隔棒的主要要求是线夹须有足够的握力,且在长期运行中不允许松动,整体强度须能耐受线路短路时各分裂导线的向心力和在长期振动下的疲劳。
使用间隔棒撑开两根同一相的分裂导线,当通过导线的电流加大至超过临界值时,会出现两根分裂导线黏连的现象,目前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增加间隔棒的长度,增大分裂导线的间距,现行间隔棒的长度都是固定的,无法自主调节,如果需要调节长度则需更换间隔棒。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调节长度的间隔棒。
现有技术中可调整长度的间隔棒一般有两种,即弹簧式长度调节间隔棒和丝杠式长度调节间隔棒。前者包括弹簧、定位件和调节杆,调节杆滑动设于调节通道中,调节杆上设有均匀间隔排列设置的定位孔,定位件插入不同的定位空中实现间隔棒长度的调节。后者包括连杆、调节套杆和丝杆,通过丝杆和调节套杆调节间隔棒的长度,操作简单。
但两种可调整长度的间隔棒均采用人工预调整的方式,即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预先调节长度以适应通有不同强度电流的分裂导线。间隔棒所调节的长度仅凭借经验确定,仍然具有电流过大,间隔棒长度不足导致分裂导线黏连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且人工预设间隔棒长度费时费力,工程量较大,安装效率低下。
因此,亟需一种双分裂式间隔棒,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分裂式间隔棒,该双分裂式间隔棒长度无需人工预调整,安装在分裂导线上后能够通过电磁现象自适应进行调节,能够适用于多种距离的分裂导线,且能够有效避免分裂导线在通电电流过大的情况下的黏连,增强了间隔棒的实用性和安装的便捷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潮州电力设计室,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潮州电力设计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5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