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组合透气桅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2082.4 | 申请日: | 2021-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潘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15/00 | 分类号: | B63B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料 超大型 集装箱 组合 透气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组合透气桅,在集装箱船的艏部甲板上设有主桅结构,主桅结构的顶部设有第一平台,中部设有第二平台,所述组合透气桅包括有主透气管和副透气管,主透气管和副透气管固定在主桅结构上,第一平台上设有两个平台孔,主透气管和副透气管的顶部高于所述的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也设有供所述副透气管穿过的平台孔,主透气管和副透气管均通过多个管夹和锚固件分别固定在主桅结构上,所述主透气管和副透气管的底部均高于艏部甲板。本发明将主、副透气管巧妙的布置于船体艏部甲板处的主桅结构上,解决了集装箱船甲板上无多余空间单独布置透气桅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组合透气桅。
背景技术
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燃料舱通常布置在船中上层建筑下方的货舱空间里,通常燃料舱产生的挥发性气体需要设置专门的透气桅将挥发性气体排放到一定高度的空中,但集装箱船的甲板上几乎装满了集装箱,上层建筑两侧也无空间布置透气桅,由于集装箱船的主桅设置在艏部甲板处,且其本身的高度也大于规范要求的透气桅高度值。
现有技术中,发明专利201911261721.7提供一种兼作液化天然气透气桅的组合式前桅,涉及超大型集装箱船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主桅体、上层平台、下层平台和至少一透气管,透气管通过一管路支撑结构连接主桅体,透气管贯穿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对主透气管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怎么连接从燃料舱安全阀出来的排气管道的细节没有任何描述与考虑,且没有考虑如何防止低温气体长时间排放容易在主透气管内壁上会产生一些凝露从而积攒返流入排气管道带来安全隐患的情况,另外副透气管的设计也是必须的,因为它是考虑船舶长期使用后燃料舱可能的轻微泄露情况专门连接从燃料舱的绝缘层空间出来的排气管道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用于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组合透气桅。本发明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组合透气桅将多余的挥发性气体及燃料舱意外泄露的挥发性气体都很好的排出到安全区域,能很好的解决布置位置问题,并且结构形式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组合透气桅,该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艏部甲板上设有主桅结构,在所述主桅结构的顶部设有第一平台,在所述主桅结构的中部设有第二平台,所述组合透气桅包括有主透气管和副透气管,所述的主透气管和副透气管固定在所述的主桅结构上,所述第一平台上设有用以对应所述主透气管和副透气管穿过的两个平台孔,所述主透气管和副透气管的顶部高于所述的第一平台,所述第二平台也设有供所述副透气管穿过的平台孔,所述主透气管和副透气管均通过多个管夹和锚固件分别固定在主桅结构上,所述主透气管和副透气管的底部均高于所述的艏部甲板;在本发明一种用于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组合透气桅中,所述主透气管的底部通过主T型三通管连接从燃料舱安全阀出来的排气管道,所述副透气管的底部通过副T型三通管连接从燃料舱的绝缘层空间出来的排气管道;所述主透气管的最底端设有一段弯管及球阀,所述副透气管的最底端设有一段弯管及针阀,其中主透气管的底部位于主T型三通管的下方管壁上设有液位报警检测装置。
在本发明一种用于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组合透气桅中,在所述的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的每个平台孔的直径均大于相应主透气管和副透气管的外径,所述主透气管和副透气管穿过主桅结构上的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时,所述主透气管和副透气管的管子外壁与平台孔之间保留有间隙以使不发生直接接触。
在本发明一种用于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组合透气桅中,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边缘均设有护栏。
在本发明一种用于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组合透气桅中,所述的主透气管的中部和上部和主桅结构之间设有多个主透气管管夹,该主透气管管夹的尾部固定在所述的主桅结构上,主透气管管夹的夹持部夹在所述的主透气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20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