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固化树脂制备卷筒纳米压印版辊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0842.8 | 申请日: | 2021-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6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谢一;罗万里;龙高云;尹浩洋;朱远超;毛一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丰田光电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D3/06 | 分类号: | B05D3/06;B05D7/14;B05D7/24;B05D3/00;G03F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侯丽燕 |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固化 树脂 制备 卷筒 纳米 压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外固化树脂制备卷筒纳米压印版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制备微纳结构PET树脂母版;S2,金属版辊表面激光糙化处理;S3,在金属版辊上涂环氧丙烯酸树脂,制备微纳结构环氧丙烯酸树脂版辊;S4,紫外灯照射固化涂料固化并纳米压印生产。发明在循环图案的连接处可以实现搭接,并能够去除金属版缝落差造成的堆胶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压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深度在3--10μm深度的紫外固化树脂制备卷筒纳米压印版辊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压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微纳加工技术。该技术通过机械转移的手段,达到了超高分辨率的微纳结构复制。
目前在进行紫外固化纳米压印复制微结构时一般采用平压或者辊筒压印。其中平压速度慢效率低下且无法制备连续微结构;而目前的辊筒压印一般采用金属镍母版粘贴在辊筒上进行压印,尽管效率较高但是同样无法制备连续微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连续图案无缝纳米压印以及传统压印方式的金属版缝堆胶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紫外固化树脂制备卷筒纳米压印版辊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紫外固化树脂制备卷筒纳米压印版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制备微纳结构PET树脂母版;
S2,金属版辊表面激光糙化处理;
S3,在金属版辊上涂环氧丙烯酸树脂,制备微纳结构环氧丙烯酸树脂版辊;
S4,紫外灯照射固化涂料固化并纳米压印生产。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制备微纳结构PET树脂母版的方法包括将金属母版辊上的纳米微结构通过紫外固化涂料复制到PET树脂膜上,并将PET树脂母版使用紫外灯长时间照射,使涂料充分固化表面结晶。
进一步地,将纳米微结构复制到PET树脂膜时包括将金属镍母版上的纳米微结构通过紫外固化涂料复制到100μm--250μm厚度的PET树脂膜上。
进一步地,在制备微纳结构环氧丙烯酸树脂版辊时需要依据定位标记将遮光部件与PET树脂母版上的靶标对位,使用隐形菲林胶带将遮光部件与PET树脂母版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部件采用遮光罩。
进一步地,金属版辊表面激光糙化处理时通过激光雕刻微小孔穴对金属母版辊表面进行糙化处理,以增加环氧丙烯酸树脂图层与金属之间的结合力。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循环图案的连接处可以实现搭接,可以提升版辊的耐印率,并能够去除金属母版辊缝落差造成的堆胶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紫外固化树脂制备卷筒纳米压印版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制备微纳结构PET树脂母版;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需要将金属镍母版1上的纳米微结构通过紫外固化涂料复制到100μm--250μm厚度PET树脂膜2上,形成PET树脂母版,并将PET树脂母版使用紫外灯长时间照射,使涂料充分固化表面结晶。
S2,金属版辊表面激光糙化处理;
在本步骤中金属镍母版表面需要通过激光雕刻微小孔穴进行糙化处理,以增加环氧丙烯酸树脂图层与金属之间的结合力,提高版辊的耐印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丰田光电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未经中丰田光电科技(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0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