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融合多层级模糊聚类软决策结果的SAR目标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87394.X | 申请日: | 2021-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9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孙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V10/26 | 分类号: | G06V10/26;G06V10/762;G06V10/80;G06V20/13;G06K9/6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融合 多层 模糊 聚类软 决策 结果 sar 目标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融合多层级模糊聚类软决策结果的SAR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SAR成像方法获取需进行目标检测的图像;
步骤2,利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算法进行超像素分割,得到L个超像素及超像素包含的像素信息;
步骤3,计算自适应的距离参数d,遍历L个超像素,将正在遍历的超像素定义为测试超像素,将测试超像素距离为d的超像素定义为对比超像素;然后计算测试超像素和每个对比超像素之间的Wasserstein距离,并取所有Wasserstein距离的中位数作为测试超像素的特征,遍历完成得到L个超像素特征;
步骤4,以L个超像素特征为样本数据对超像素进行类别为2的模糊C均值聚类,得到超像素概率矩阵U2×L;
步骤5,利用超像素概率矩阵U2×L,将超像素概率矩阵U2×L确定地分为超像素目标概率行向量U1×L和超像素杂波概率行向量U′1×L;
步骤6,利用超像素包含的像素信息以及超像素杂波概率行向量U′1×L,得到当前层的像素杂波概率矩阵Q;
步骤7,利用上一层融合后的像素杂波概率矩阵P(l-1)和当前层的像素杂波概率矩阵Q,计算得到当前层融合后的像素杂波概率矩阵P(l);
步骤8,以步长Ssrep增加超像素大小,重复步骤2、3、4、5、6、7,直到增加后的超像素大小大于最高层级的超像素大小;
步骤9,利用最高层级融合后的像素杂波概率矩阵,得到像素目标概率矩阵,比较每个像素的两种类别概率的大小,选取概率较大的类别作为像素的最终类别,最终得到目标检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计算自适应的距离参数d的方法如下:
自适应的距离参数d的计算公式如下:
d=ρ·Scur
其中,
其中,ρ为距离系数,Scur为当前层级的超像素大小,τ为总层数,Smax为最高层级的超像素大小,Smin为最低层级的超像素大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确定超像素目标概率行向量U1×L和超像素杂波概率行向量U′1×L的过程如下:
超像素概率矩阵U2×L中的数据意义为L个超像素分别属于两个类的概率,其中,两个类分别为目标类和杂波类,超像素属于两个类的概率之和为1;
首先可根据超像素属于两个类的概率大小,令概率大的类作为超像素的类别,即可将所有超像素显式分为两类;然后根据SAR图像中目标占据区域远少于杂波占据区域,确定超像素个数较少的一类为目标类,个数较多的为杂波类。最后就可确定超像素概率矩阵U2×L中概率的类别,同时将超像素概率矩阵U2×L分为超像素目标概率行向量U1×L和超像素杂波概率行向量U′1×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所述的计算当前层融合后的像素杂波概率矩阵P(l)的方法如下:
当前层融合后的像素杂波概率矩阵P(l)的每一个像素的杂波概率pij(l)的计算公式如下:
pij(l)=pij(l-1)qij+σij
其中,
σij=ω(pij(l-1)(1-qij)+qij(1-pij(l-1)))
式中,pij(l)为当前层融合后像素的杂波概率,pij(l-1)为上一层融合后的像素的杂波概率,qij为当前层像素的杂波概率,σij为补充杂波概率,ω为杂波确定系数,N为SAR图像的像素个数,r为SAR图像的像素行数,t为SAR图像的像素列数,P(l-1)为上一层融合后的像素杂波概率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73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