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通信电子人机协同排故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78168.5 | 申请日: | 2021-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8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周靖宇;王立;梁淏翔;文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G06F11/26 |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 通信 电子 人机 协同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航空通信电子人机协同排故系统,排故过程高效、准确。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数据记录分析仪根据各个功能链路可能存在的功能故障,形成数据源头,向数据解析服务传输故障类型的数据,排故分析计算机调用数据解析服务器中已解析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自动筛选出与功能相关的数据,通过内置软件将复杂的被测航空通信电子系统排故流程构建为输入不同数据与不同故障的矩阵,通过求解故障依赖矩阵自动获取故障树;自生成故障矩阵的排故流程;然后根据自动形成的排故流程,执行排故获取各种所需数据,运行状态的嵌入式测试监测数据以及功能自检测数据;最后完成自适应排故的数据分析,配合人机交互实现人机协同排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通信电子人机协同排故系统。
背景技术
被测航空通信电子系统是航空飞行器的重要组成子系统,通过标准总线的分层分布式架构体系,根据航空飞行器的业务需求,被测航空通信电子系统往往具备飞行控制、导航、通信等多种功能,AI将以人机协同的方式嵌入到所有的业务流程中,连接线上线下各类数据,实现人类与智能的交互体验。被测航空通信电子系统功能排故是针对被测航空通信电子系统各个功能链路中可能存在的功能故障,进行逐步测试与数据分析,人机协同排故系统通过接口,专为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互、提供人机协同相关算力,协作完成复杂业务实现功能故障的确定。依照这一需求,被测航空通信电子系统功能排故在实现过程中,推出人机协同排故系统。
被测航空通信电子系统作为航空飞行器的重要组成子系统,随着航电任务系统功能的增加,被测航空通信电子系统功能故障类型越来越多,排故过程越来越复杂、准确排故的难度越来越大。当前被测航空通信电子系统的功能排故主要依靠人工建立排故流程、筛选获取关键数据,经验进行数据分析实现故障排查的方法,这种方法不能直观和实时地监控,对维修指导有很大的延迟性和不透明性,执行分析难度高、执行过程繁杂耗时、执行结果准确度低,有时会造成排故方案不够准确及难以及时处理突发故障,使维护质量和水平难以提高,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航空通信电子高效、精准的排故要求。
现有被测航空通信电子系统功能排故方法由于地面机务人员不能随时携带全部维修工卡,遇到排故时,不能第一时间按照规范进行故障隔离和处置。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一是人为经验依赖程度高。现有国内被测航空通信电子系统功能排故方法,整个排故流程都需要依赖被测航空通信电子系统各个功能的功能设计人员、各个模块的硬件设计人员与排故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各人员的功能链路信号传输经验知识、模块硬件设计经验知识与数据测试分析经验知识建立排故流程。这种方法高度人为依赖与经验依赖的特点,使得排故流程实现与排故知识传播困难,人员水平要求高,智能化水平低,这正是本发明方法的关注重点。
二是排故过程自动化程度低。在排故过程中,排故流程的构建、流程执行、数据筛选、数据分析、故障排查都依靠人为操作与判断,整个过程自动化水平较低,排故效率低下、易出错,这正是本发明的主要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被测航空通信电子系统功能排故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排故过程更高效、更准确的航空通信电子人机协同排故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8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