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品染色用扎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73742.8 | 申请日: | 2021-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2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林玲;何雪梅;周青青;冒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D06B11/00 | 分类号: | D06B11/00;D06B23/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杨帆 |
| 地址: | 2240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品 染色 扎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品染色用扎染装置,包括纺织品扎染设备,纺织品扎染设备按照纺织品路径的顺序依次设置有纺织品输送机、扎结机和染色箱,纺织品输送机横向穿插于扎结机内,扎结机由机箱、纵向调节机构、扎结板和气动扎结头组成,机箱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组安装口,纺织品输送机穿插于两组安装口内,纵向调节机构安装于机箱的内端且底部与扎结板相连接,气动扎接头分设有若干组且均匀安装于扎结板的底部,染色箱位于机箱的右侧且内部形成有浸染槽,浸染槽的内部水平设置有隔板,隔板的拐角处均匀穿插有四组驱动器。本发明所设计的纺织品扎染设备可以达到对纺织品自动化输送、扎结以及染色的目的,提高装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扎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品染色用扎染装置。
背景技术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古代常见的防染印花纺织品有绞缬、蜡缬和夹缬等种类,是汉族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纺织品的扎染操作需要通过专门的纺织品扎染设备来完成。
然而,现有的纺织品扎染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1)现有的对于纺织品的扎结操作通常需要人为进行操作,扎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影响扎染效率;(2)在对纺织品进行染色的过程中沉浸式的染色方式,容易导致纺织品染色时间过长而导致影响纺织品的染色效果。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品染色用扎染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对于纺织品的扎结操作通常需要人为进行操作,扎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影响扎染效率,这一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品染色用扎染装置,包括纺织品扎染设备,所述纺织品扎染设备按照纺织品路径的顺序依次设置有纺织品输送机、扎结机和染色箱,所述纺织品输送机横向穿插于扎结机内,所述扎结机由机箱、纵向调节机构、扎结板和气动扎结头组成,所述机箱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组安装口,所述纺织品输送机穿插于两组安装口内,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安装于机箱的内端且底部与扎结板相连接,所述气动扎接头分设有若干组且均匀安装于扎结板的底部,所述染色箱位于机箱的右侧且内部形成有浸染槽,所述浸染槽的内部水平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拐角处均匀穿插有四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顶部安装于染色箱的拐角处,所述扎结机内置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线路与纺织品扎染设备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包括液压杆和安装于液压杆末端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螺纹固定于扎结伴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扎结板的内部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均匀设置有安装座,若干组所述安装座的固定于扎结板的底部且与气动扎结头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动扎结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连接支管、气泵、抽气筒和捆扎机构,所述连接支管的下端与气泵相连接,所述气泵的下端与抽气筒相连接,所述捆扎机构安装于抽气筒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捆扎机构包括锥状筒和对称设置于锥状筒的两侧的两组气动压紧器,所述锥状筒上均匀套嵌有若干组捆扎带,所述气动压紧器的下端与锥状筒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动压紧器由U型杆、导气管、微型泵、喷头和挡片组成,所述导气管固定于U型杆的内侧且下端与微型泵相连接,所述微型泵固定于U型杆的下端且通过管路与喷头相连接,所述喷头安装于U型杆的下端且中部对称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外端与挡片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3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