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40120.5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0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根;刘义强;黄伟山;左波涛;马忠驰;王瑞平;肖逸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极光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48/06 | 分类号: | F16D48/06;F16H57/04;G05D2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龙威壮;龙洪 |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 变速器 温度 控制 方法 | ||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其包括:在车辆开始起步时,获取车辆运行时的多种当前工况参数;根据预先标定的多种工况参数与离合器的预测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多种工况参数的当前数值相对应的当前预测温度;当当前预测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启动降温措施以降低离合器温度。本发明先通过预先标定的多种工况参数与离合器的预测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来预测当前预设温度,若当前预测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对离合器启动降温措施来降低离合器的温度。在降温措施启动后,离合器在起步过程中其最高温度将低于当前预测温度,离合器被烧毁的可能性降低。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汽车技术,尤指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双离合变速器集成了离合器和变速器,是一种手动变速器,除了拥有手动变速器的灵活性及自动变速器的舒适性外,还能提供无间断的动力输出。而传统的手动变速器使用一台离合器,当换挡时,驾驶员须踩下离合器踏板,使不同挡的齿轮做出啮合动作,而动力就在换挡期间出现间断,令输出表现有所断续。
双离合变速器在起步工况时,离合器一直处在滑动摩擦状态,当离合器扭矩大时,会使得离合器温度瞬间升高,严重时会烧坏离合器。
双离合变速器既要防止离合器烧损又要满足各种高温高负荷的驾驶性能的要求,这也是离合器进行过温保护控制的难点。除需要在硬件设计、材质、冷却方案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外,在双离合变速器控制上,也需要进行优化。现有的控制方案是当双离合变速器的离合器温度达到温度阈值时,才被动地采取降温措施。由于采取措施后,不能马上降低离合器温度,也就是存在迟滞性,离合器过温保护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其包括:
在车辆开始起步时,获取车辆运行时的多种当前工况参数;
根据预先标定的多种工况参数与离合器的预测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多种工况参数的当前数值相对应的当前预测温度;
当当前预测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启动降温措施以降低离合器温度。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多种工况参数分别为坡度、变速器油温、离合器当前温度、离合器输出扭矩、发动机当前转速、离合器动力输出端转速、档位、发动机输出扭矩、离合器冷却液流量、冷却风扇转速。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根据预先标定的多种工况参数与离合器的预测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多种工况参数的当前数值相对应的当前预测温度,包括:
将发动机的当前转速与离合器动力输出端转速作差获得当前滑差;
获得与发动机输出扭矩、当前滑差和离合器当前温度相对应的基础最高温度;
获取与坡度相对应的第一修正系数、与变速器油温相对应的第二修正系数以及与档位相对应的第三修正系数,将基础最高温度、第一修正系数、第二修正系数、第三修正系数相乘得到当前预测温度。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第一修正参数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第二修正参数随着变速器油温的增大而增大。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当当前预测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重新进入获取车辆运行时的多种当前工况参数的步骤。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降温措施包括减小发动机扭矩,加大离合器冷却液流量以及增大冷却风扇转速。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在启动降温措施的同时还发出第一警示信息,所述第一警示信息用于提示驾驶员离合器具有过热的风险。
在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当当前预测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判断当前预测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若是则驱动离合器打开使离合器处于不连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极光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极光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01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