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模块化前端框架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32089.0 | 申请日: | 2021-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9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霍才仁;赵康波;李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1/04 | 分类号: | B60Q1/04;B60R1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绍阳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模块化 前端 框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模块化前端框架,包括前端框架本体、第一大灯支架和第二大灯支架,还包括第一防撞梁连接支架和第二防撞梁连接支架,第一防撞梁连接支架和第二防撞梁连接支架均焊接固定在防撞梁上,第一防撞梁连接支架与前端框架本体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第二防撞梁连接支架与前端框架本体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大灯支架与前端框架本体的左侧上方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大灯支架与前端框架本体的右侧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多种车型,满足不同车型前大灯和引擎盖锁的安装固定,降低开发成本,提高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前端框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模块化前端框架。
背景技术
汽车前大灯安装支架与前端框架本体整体式连接,由于车型的不同,汽车前大灯造型不同,前大灯固定在大灯安装支架上,因此针对不同的车型需要开发不同的前大灯安装支架和前端框架,由于前大灯固定点位置和引擎盖锁的Z向位置也不尽同,因此开发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开发费用高昂,且无法通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模块化前端框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适用于多种车型,满足不同车型前大灯和引擎盖锁的安装固定,降低开发成本,提高通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块化前端框架,包括前端框架本体、第一大灯支架和第二大灯支架,还包括第一防撞梁连接支架和第二防撞梁连接支架,所述第一防撞梁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防撞梁连接支架均焊接固定在防撞梁上,所述第一防撞梁连接支架与所述前端框架本体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防撞梁连接支架与所述前端框架本体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大灯支架与所述前端框架本体的左侧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大灯支架与所述前端框架本体的右侧上方通过螺栓连接。
前述的汽车模块化前端框架中,优选地,所述前端框架本体为长方形结构,由顶杆、底杆、左侧杆和右侧杆构成,所述左侧杆、所述右侧杆和所述底杆上均形成有向后延伸的翻边结构,所述左侧杆的翻边和所述右侧杆的翻边上均设置有多个凸焊螺母,所述凸焊螺母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防撞梁连接支架和所述第二防撞梁连接支架。
前述的汽车模块化前端框架中,优选地,所述左侧杆的上部形成有两个第一大灯支架安装孔,所述右侧杆的上部形成有两个第二大灯支架安装孔,所述第一大灯支架的一端形成有两个与所述第一大灯支架安装孔配合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大灯支架的另一端的顶部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大灯支架的中部形成有多个大灯定位销和多个大灯安装孔,所述第二大灯支架与所述第一大灯支架为对称结构。
前述的汽车模块化前端框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撞梁连接支架与所述第二防撞梁连接支架为对称结构,二者均包括防撞梁焊接板和前端框架连接板,所述防撞梁焊接板焊接在所述防撞梁上的吸能盒上,所述防撞梁焊接板的一端形成有两个所述前端框架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前端框架连接板上形成有一个横向布置的腰型孔,另一个所述前端框架连接板上形成有一个圆孔。
前述的汽车模块化前端框架中,优选地,所述防撞梁焊接板上固设有一根第二定位销。
前述的汽车模块化前端框架中,优选地,所述顶杆的中部安装有保险杠中部支架,所述保险杠中部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梁的中部固定连接。
前述的汽车模块化前端框架中,优选地,所述底杆的翻边上形成有两个散热器下悬置固定孔,所述左侧杆和所述右侧杆的中上部均形成有一个散热器上悬置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2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