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5G基站元件的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86923.7 | 申请日: | 202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3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峰;杨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特瑞特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基站 元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5G基站元件的加工方法,采用中高粘度胶水,所述中高粘度胶水中具有金属颗粒和硅油,其特征在于:基于一点胶阀,所述点胶阀包括:压块(1)、用于存储A胶的A胶缸套(2)、用于存储B胶的B胶缸套(3)、胶腔本体(4)、中间载板(19)、盖板(5)和点胶头(6),安装于基板(7)上的所述胶腔本体(4)上开有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A胶出胶凹腔(403)和B胶出胶凹腔(404),所述胶腔本体(4)内分别开有2个第一进胶通道(405)、2个第一出胶通道(406)、2个第二进胶通道(407)、2个第二出胶通道(408);
所述A胶缸套(2)、B胶缸套(3)设置于胶腔本体(4)上端面上,4个中间具有流道通孔(201)的转接塞(20)分别安装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A胶出胶凹腔(403)和B胶出胶凹腔(404)内;
所述2个第一进胶通道(405)分别连通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与A胶进胶管(8)、B胶进胶管(9),所述2个第一出胶通道(406)分别连通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各自的转接塞(20)的流道通孔(201)与A胶缸套(2)、B胶缸套(3),所述2个第二进胶通道(407)分别连通A胶缸套(2)、B胶缸套(3)与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各自的转接塞(20)的流道通孔(201),所述2个第二出胶通道(408)分别连通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与点胶头(6)内中2个第三出胶通道(601);
所述A胶缸套(2)、B胶缸套(3)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连接到一Z轴驱动机构(12)的所述压块(1)位于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上方且压块(1)与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相向表面设置有一接触感应器(13);
所述胶腔本体(4)与中间载板(19)之间设置有第一膜片(21),所述中间载板(19)与盖板(5)之间设置有第二膜片(22),所述中间载板(19)上开有与A胶进胶凹腔(401)对应的第一A胶通孔(191)、与B胶进胶凹腔(402)对应的第一B胶通孔(192)、与A胶出胶凹腔(403)对应的第二A胶通孔(193)和与B胶出胶凹腔(404)对应的第二B胶通孔(194),4个气动堵头(14)分别安装于第一A胶通孔(191)、第一B胶通孔(192)、第二A胶通孔(193)和第二B胶通孔(194)内并位于第一膜片(21)和第二膜片(22)之间,分别套装于4个气动堵头(14)上四个弹簧(15)分别位于第一A胶通孔(191)、第一B胶通孔(192)、第二A胶通孔(193)和第二B胶通孔(194)各自下部与相应的气动堵头(14)之间,中间载板(19)的第一A胶通孔(191)、第一B胶通孔(192)、第二A胶通孔(193)和第二B胶通孔(194)的侧壁上均开有一排气孔(23);
四个气嘴(16)安装于盖板(5)与胶腔本体(4)相背的表面并通过通孔(501)与第二膜片(22)连通;
所述用于5G基站元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弹簧(15)推动位于第一A胶通孔(191)、第一B胶通孔(192)中各自的气动堵头(14),将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内相应的转接塞(20)的流道通孔(201)置于打开状态;
同时,通过对应的气嘴(16)注气,推动位于第二A胶通孔(193)、第二B胶通孔(194)中各自的气动堵头(14),使得气动堵头(14)推动第一膜片(21)与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相应的转接塞(20)接触,将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置于关闭状态;
步骤二、通过注胶机构分别向A胶进胶管(8)、B胶进胶管(9)内注入A胶、B胶,A胶和B胶分别经过2个第一进胶通道(405)进入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再经过相应的转接塞(20)通过2个第一出胶通道(406)进入A胶缸套(2)、B胶缸套(3),从而推动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移动;
步骤三、当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与压块(1)的接触感应器(13)接触时,产生触发信号,注胶机构接收到触发信号,停止注胶;
步骤四、通过对应的气嘴(16)注气,推动位于第一A胶通孔(191)、第一B胶通孔(192)中各自的气动堵头(14),使得气动堵头(14)推动第一膜片(21)与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相应的转接塞(20)接触,将A胶进胶凹腔(401)、B胶进胶凹腔(402)置于关闭状态;
同时,通过弹簧(15)推动位于第二A胶通孔(193)、第二B胶通孔(194)中各自的气动堵头(14),将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内相应的转接塞(20)的流道通孔(201)置于打开状态;
步骤五、Z轴驱动机构(12)驱动压块(1)从初始位置开始推动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移动,使得位于A胶缸套(2)内的A胶和位于B胶缸套(3)的B胶分别经过2个第二进胶通道(407)进入A胶出胶凹腔(403)、B胶出胶凹腔(404),再通过2个第二出胶通道(408)进入点胶头(6);
步骤六、当第一活塞杆(10)和第二活塞杆(11)移动到A胶缸套(2)、B胶缸套(3)的底部时,Z轴驱动机构(12)驱动压块(1)返回到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特瑞特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特瑞特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69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