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38899.1 | 申请日: | 202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唐杰;邵建荣;张留峰;郭培瑞;田鹏;岳鹏;孙瑜;赵建刚;药文渊;赵靖;张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2/205 | 分类号: | C01B32/205;C01B32/00;H01M4/587;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卢雪梅 |
| 地址: | 0465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 石墨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焦粉与包覆粘结材料混合得到混合物,对混合物进行梯度升温制得负极材料半成品颗粒;
S2、以梯度升温的方式将负极材料半成品颗粒升温至石墨化温度得到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粗产物;
S3、对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粗产物进行除磁、筛分得到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焦粉粉碎至D50=11±1μm后与包覆粘结材料混合得到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焦粉和包覆粘结材料混合的质量比为100:0-100: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梯度升温包括,
第一升温梯度,在10-35rpm的搅拌速度下将温度从室温升温至T1温度;
第二升温梯度,在10-35rpm的搅拌速度下从T1温度升温至T2温度;
所述T1温度高于包覆粘结材料的软化温度且低于壳层材料的碳化温度,所述T2温度高于包覆粘结材料的碳化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温梯度中,温度以3-5℃/min的速度从室温逐渐升温至T1温度;
所述第二升温梯度中,温度以2-3.5℃/min的速度从T1温度升温至T2温度;
优选的,当所述包覆粘结材料为沥青时,T1温度为200-300℃,T2温度为600-8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步骤S1制得的负极材料半成品颗粒的D50=17±2μm,TD≥0.5g/cm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粉包括冶金焦、石油焦和各向同性焦中的一种;所述包覆粘结材料包括沥青、酚醛树脂和蔗糖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负极材料半成品颗粒经过至少三个温度梯度升温至石墨化温度以上,得到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粗产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温度梯度具体为,
第一温度梯度,从室温以2-5℃/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100-1300℃;
第二温度梯度,以0.5-3℃/min升温速率加热至1800-2000℃;
第三温度梯度,1-4℃/min升温速率加热至2800-30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得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D50:14-16μm;SSA≤1.3m2/g;TD≥1.0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88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四维变分同化的二氧化硫排放源反演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灌肠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