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三角形吊具进行单次多构件吊装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27602.1 | 申请日: | 2021-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2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田黎;陈立生;许金根;兰晋川;王琳;徐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B66C13/08;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三角形 进行 单次多 构件 吊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三角形吊具进行单次多构件吊装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主骨架的上表面两端设置三角形上吊耳板,并在主骨架的下表面纵轴线两侧对称设置若干下吊耳板,以使重心始终保持在中间,并利用钢丝绳之间的长度差和交错布置的形式实现单次多构件吊装。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三角形上吊耳形式,结构稳定,不易晃动,安拆简单,吊装迅速,可多支同类型构件(预制叠合板、预制叠合梁、钢梁)同时吊装。且上吊耳钢丝绳安装完成后在吊装过程中不需要重复安拆,下吊耳钢丝绳只需要在吊装过程中重新安拆与构件连接端的U型卸扣即可,节省了吊装时间,提高了安装工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三角形吊具进行单次多构件吊装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施工现场吊装作业越来越多,如何有效的提高现场塔吊的吊运效率成为项目管理的有力挑战。
装配式建筑一般采用塔吊每次吊装一支构件完成一次构件安装。但在高层装配式建筑中,每次只吊装一支构件就要完成一次从构件堆场到安装位置的移动和一次从安装位置到构件堆场的移动,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塔吊覆盖楼栋的钢筋、支撑、构件进场、构件安装等都需要使用塔吊,单次吊装只完成单支构件的安装既限制了其他吊装作业的施工进度,又耽误了安装时间,导致吊装工效降低,影响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三角形吊具进行单次多构件吊装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主骨架的上表面两端设置三角形上吊耳板,并在主骨架的下表面纵轴线两侧对称设置若干下吊耳板,以使重心始终保持在中间,并利用钢丝绳之间的长度差和交错布置的形式实现单次多构件吊装。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利用三角形吊具进行单次多构件吊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吊机的吊钩与三角形平衡架吊具上的两个三角形上吊耳板用钢丝绳进行连接;所述三角形平衡架吊具包括一呈矩形状的主骨架,两个所述三角形上吊耳板分设于所述主骨架纵向两端部的上表面;
(2)当单次吊装的多个构件为三根梁体时,使所述主骨架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两横排的下吊耳板,每横排具有三个所述下吊耳板;
(2.1)将所述三角形平衡架吊具移动至第一梁体的堆放位置,将两根第一钢丝绳的下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梁体上的两个吊耳、上端分别连接两个横排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下吊耳板,使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主骨架的纵向轴线保持平行;
(2.2)移动所述三角形平衡架吊具至第二梁体的堆放位置,将两根第二钢丝绳的下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梁体上的两个吊耳、上端分别连接两个横排中位于一侧且斜向相对的所述下吊耳板,所述第二钢丝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钢丝绳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二梁体位于所述第一梁体的下方并与所述主骨架的纵向轴线呈斜向交叉状态;
(2.3)移动所述三角形平衡架吊具至第三梁体的堆放位置,将两根第三钢丝绳的下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梁体上的两个吊耳、上端分别连接两个横排中剩余的两个斜向相对的所述下吊耳板,所述第三钢丝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钢丝绳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三梁体位于所述第二梁体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梁体以所述主骨架的纵向轴线为对称轴相互对称;
(2.4)利用所述三角形平衡架吊具单次吊装所述第一梁体、所述第二梁体以及所述第三梁体至指定位置并自下而上依次卸装。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3):当单次吊装的多个构件为两块面板时,使所述主骨架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两列沿纵向分布的下吊耳板,每列有四个所述下吊耳板;
(3.1)将所述三角形平衡架吊具移动至第一面板的堆放位置,使所述第一面板呈横向布置,将四根第四钢丝绳的下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面板上的四个吊耳、上端分别连接两列中位于中部的四个所述下吊耳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76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