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QoS的卫星网络k端可靠性分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98407.0 | 申请日: | 2021-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0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蔡睿妍;魏德宾;刘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盖小静 |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qos 卫星网络 可靠性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QoS的卫星网络k端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分析可靠性指标
设G表示卫星网络拓扑基本模型,V是顶点集,M是链路集;表示选定一组目标顶点集,则:
G=(V,M,K)
V={v1,...,va,...,vn},1≤a≤n
M={m1,...,mb,...,mz},1≤b≤z
式中,va为卫星节点,a为卫星节点序号,n为卫星节点总数;mb为卫星链路,b为卫星链路序号,z为卫星链路总数;
定义QoS指标对链路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业务对指标要求的差异,将业务分为三类,分别为时延敏感业务、带宽敏感业务和可靠性敏感业务;
设时延T为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根据操作规则将链路时延和路径时延作为附加度量参数,相关表达式如下:
式中:path是路径,Tpath是路径时延;是链路mb的链路时延;
设带宽B为单位时间内能传输的数据量;根据操作规则将链路带宽作为凹性度量参数,相关表达式如下:
式中:Bmin表示卫星链路带宽阈值;表示链路mb的带宽;
设丢包率为数据传输时,丢失的数据包数量占所发送数据组的比率;根据操作规则将链路丢包率和路径丢包率作为乘法度量参数,相关表达式如下:
式中:Ppath表示路径的丢包率;表示链路mb的数据包丢失情况;
B、分析链路多状态
根据卫星网络多性能水平的特性,将其划分为多个状态,为可靠度的计算提供状态依据;
由于一条路径上的时延、丢包率不同,可用带宽受影响;将星间链路状态与链路的带宽相关联,不同状态对应不同的带宽,若链路mb具有l个不同的性能等级,用集合的形式来描述为:
式中:链路的性能等级表示为即为链路mb处于状态h时的性能等级;
假设卫星网络在[0,T]这一个时间片内,链路mb处于不同性能等级的可靠度用集合的形式描述为:
式中:且对于任意时刻t,有因此在t时刻链路mi,j的可靠度分布用集合和进行表示;
C、计算基于QoS的卫星网络k端可靠度
为了避免产生冗余链路,提升可靠度计算的准确性,首先进行节点融合,对非融合元素采取置零取非操作,进行网络拓扑邻接矩阵变换,得到连通k个节点的路径;然后,根据不同业务的QoS约束条件和链路当前状态,确定卫星网络中满足条件的可用路径;最后,由链路当前状态的可靠度计算出不同业务下的k端路径可靠度;
C1、定义k端不相交路径函数
定义1:邻接矩阵M(G)=[mij]n×n表示节点间的连接关系,时,mi,j=1,且mi,j=mj,i;
定义2:若|V(G)|=n,则称G(V,M,K)为n阶图;
定义3:融合元素;表示第i行中第w次融合的元素,其中1≤w≤n-1;
为了避免产生冗余链路,在利用矩阵降阶变换求解路径时,预先对除融合元素以外与融合点相连的元素采用置零取非操作;已知邻接矩阵M(G)=[mij]n×n中每行最多有n-1个非零元素,若第一次要融合的元素为则对第i行除以外的至多n-2个非零元素置零取非,记作若第二次要融合的元素为除了对其余未被融合的n-3个非零元素置零取非外,还要对第一次融合的元素置零取非,记作以此类推,当要融合第i行最后一个非零元素时,需要对之前所有已经融合的元素置零取非,记作然后再将每次要融合的元素mi,j进行线性变换:第j列元素加到第i列,第j行元素加到第i行,删除第j列第j行;完成节点融合与矩阵降阶;自上而下遍历得到不相交路径函数F(M),公式如下:
式中:M1,M2,..,Mn-1表示M(G)最多变换分解的n-1个矩阵;表示将M(G)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置0;
C2、考虑QoS约束
依据链路当前状态,将所述的不相交路径函数F(M)结合不同业务的QoS约束条件,确定卫星网络中满足条件的可用路径;QoS约束条件为:
Tpath≤Tmax (7)
Bpath≥Bmin (8)
Ppath≤Pmax (9)
式中:Tmax为路径时延阈值;Bpath为路径带宽;Pmax为路径丢包率阈值;式(7)为时延约束;式(8)为带宽约束;式(9)为丢包率约束;不同业务QoS阈值不同,当k端连通路径同时满足式(7)-(9)时,认为此业务下传输路径可靠;
C3、计算k端路径可靠度
在得到满足条件的可用路径后,计算不同业务下的k端路径可靠度;首先,将路径中链路当前状态下的可靠度相乘得到此传输路径的可靠度,然后,将同种业务下的所有路径k端可靠度相加,最终得到此业务下的k端路径可靠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k表示k端路径可靠度;表示链路mb处于状态h时的可靠度;d是同种业务下的路径数,u是同种业务下的路径数最大值;pathd表示第d条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学院,未经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84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