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芯缓冲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60535.6 | 申请日: | 202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三丽;臧其刚;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邳州宏盛液压元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47/02 | 分类号: | F16K47/02;F16K47/04;F16K47/08;F16K1/38;F16K1/42;F16K1/46;F16K1/48;F16K27/02;F16K27/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林诗玥 |
| 地址: | 221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芯缓冲结构,属于控制阀技术领域。包括阀体、阀芯、阀座、阀盖和阀杆;阀体阀芯孔的内壁具有节流台阶,节流台阶下端具有挡台;阀芯圆周面上具有限位台阶,阀芯上套装有弹簧和浮动套;在阀芯圆周面设置有用于对浮动套限位的轴用挡圈;节流台阶的内表面为锥形面;浮动套的外表面为锥形面,浮动套与挡台轴向相对;浮动套的外表面开设有导流槽。本发明阀芯启闭过程中,浮动套与节流台阶之间形成变节流通道,缓冲流体冲击;缓冲结构不影响阀芯的正常移动,阀芯与阀杆刚性连接,便于操作人员准确的控制阀芯位置,控制流体流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芯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控制阀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控制阀,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控制阀,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
控制阀的阀芯在启闭阶段会受到流体冲击,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因此阀芯一般会增加一些缓冲结构。例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降噪发动机缓冲阀芯(CN212959870U),如图3所示,包括阀座及阀芯,阀座为圆柱形,阀座的侧面环绕有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缓冲腔,缓冲腔的底部与出油管的内部相通,阀座及阀芯设置于缓冲腔的内部的底部,阀座的内部设有数个油管道,阀座的中部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安装有阀芯,阀芯的底部设有滑动杆,滑动杆的内部设有缓冲槽,滑动杆的顶端设有缓冲块,缓冲槽的内部设有弹簧,弹簧的底端设有垫块,滑动杆安装于滑动槽的内部,垫块安装于滑动槽的内部的底端,滑动杆的侧面底部设有滑块,滑动槽的顶部设有与阀座连接的挡块,通过缓冲阀芯的缓冲块向下移动减小缓冲阀的流量,使缓冲阀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实现缓冲的作用。
上述技术中,通过增加弹簧,将阀芯设置为浮动状态,以起到缓冲作用,其存在的不足是:由于阀芯可浮动,通过阀杆操作阀芯时,阀杆的位移与阀芯的位移并不是对应的,这影响操作人员的判断,流体压力不同时,行程也会有区别;阀芯的浮动与弹簧弹力和流体压力有关,阀芯并不稳定,不能保证阀芯启闭状态的可靠性和流量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阀芯缓冲结构,通过将阀芯主体和缓冲结构分置,在缓冲结构起作用的时候,不影响阀芯的正常启闭行程。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阀芯缓冲结构,包括阀体,阀体上开设有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所述阀体的阀芯孔中安装有阀芯,阀芯孔内壁具有与阀芯配合的阀座,阀芯孔上端安装有阀盖;所述阀芯上连接有阀杆,阀杆穿过阀盖;所述阀体阀芯孔的内壁具有节流台阶,节流台阶下端具有挡台,挡台位于阀座上方;所述阀芯圆周面上具有限位台阶,阀芯上套装有弹簧和浮动套;所述浮动套位于弹簧的下方,在阀芯圆周面设置有用于对浮动套限位的轴用挡圈;所述节流台阶的内表面为锥形面;所述浮动套的外表面为锥形面,浮动套与挡台轴向相对;所述浮动套的外表面开设有导流槽。
其进一步是:所述挡台上开设有节流孔,节流孔连通挡台下侧面和节流台阶的内侧面。
所述阀座内壁开设有阶梯沉槽,阶梯沉槽中安装有密封圈;所述阀芯下端为锥形体,阀芯锥形面压在阶梯沉槽上端和密封圈上。
所述阀芯上端面轴心开设螺纹盲孔,阀杆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阀芯上端的螺纹盲孔中;在所述阀杆下端安装有下紧固螺母,下紧固螺母压紧在阀芯上端面。
所述阀杆下端套装有弹性垫,弹性垫下端轴心开设有沉孔,所述下紧固螺母位于弹性垫沉孔中;所述弹性垫上方设有一个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阀杆上的上紧固螺母,上紧固螺母压紧在弹性垫上端面;所述阀盖下侧面为平面,阀盖下侧面开设有与上紧固螺母相对的沉孔。
所述阀杆与阀盖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阀杆为手动阀杆或电动阀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邳州宏盛液压元件有限公司,未经邳州宏盛液压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0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