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气象网格数据服务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23274.3 | 申请日: | 2021-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4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章隆敏;张录军;杨春;李晓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满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182 | 分类号: | G06F16/182;G06F16/2458;G06F16/28;G01W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汪庆朋 |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技术 气象 网格 服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气象网格数据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对原始网格数据的降尺度计算和区域计算,形成对外提供的按区域查询的网格气象数据和区域气象数据;同时按空间、时间和热点情况维度,将网格气象数据和区域气象数据分别存储在不限于关系型数据库、内存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库中;将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进行读取和分发,供外部调用;
所述原始网格数据为基于GFS的处理的0.25°× 0.25°的格点天气数据;
通过降尺度计算引擎,将0.25°× 0.25°的格点数据降为业务系统所需的高精度格点数据,降尺度计算引擎通过基于插值计算、偏差订正得到公里级的高精度网格气象数据;
所述插值计算通过griddata将散点数据插值到网格点上,通过vq =griddata(x,y,v,xq,yq)或vq =griddata(x,y,z,v,xq,yq,zq)其中v是数值,x,y是其坐标,xq,yq是其插值到网格点的坐标;
所述区域计算为:将所述原始网格数据通过区域计算引擎将区域内格点取样后统计得到的区域气象数据,采取的是均匀分布采样方法,生成[0,1]之间的伪随机数序列;
所述生成[0,1]之间的伪随机数序列,采用随机数算法:
随机数序列Xn+1=(aXn+c) mod m计算得出,其中,a为乘数,c为增量,m为模数;
将不同数据分别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内存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具体为:
通过降尺度计算得到的精细化网格数据全量存储在HDFS中;
实时更新数据存入Hbase中;
未来15天区域预报数据,根据行政区划划分采用分库分表的方式存储于mysql中;
天气实况数据为热点数据,存储于redis中;
所述将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进行读取和分发,供外部调用,其中读取方式具体为:
对于气象网格预报服务和区域网格预报服务,从mysql中读取相关信息,并结合缓存技术读取;
对于实况天气数据服务,直接从redis内存中读取数据;
对于历史天气数据服务,从Hbase中获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气象网格数据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进行读取和分发,供外部调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均基于RESTful API方式通过JSON Data传输。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气象网格数据服务方法的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计算模块,用于通过对原始网格数据的降尺度计算和区域计算,形成对外提供的按区域查询的网格气象数据和区域气象数据;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同时按空间、时间和热点情况维度,将不同数据分别存储在不限于关系型数据库、内存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库中;
数据分发模块,用于将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进行读取和分发,供外部调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满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满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32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倒膜方法和芯片倒膜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叶轮机械气动试验模拟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