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汽车吊支腿支脚对楼面压力的便携式垫梁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13519.7 | 申请日: | 2021-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0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宝;张璐怡;李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9/08 | 分类号: | E01C9/08;B66C23/36;B66C23/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 地址: | 61002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汽车 吊支腿支脚 楼面 压力 便携式 | ||
一种减少汽车吊支腿支脚对楼面压力的便携式垫梁,楼面次梁间距3000mm,楼板厚150mm,包括若干根垫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梁本体为长度≥4m的H型钢,在H型钢两侧边缘各固焊钢板进行中间部位加固;其中:所述垫梁使用时,经加固钢板的H型钢与汽车吊支腿支脚进行点焊焊接。本发明的减少汽车吊支腿支脚对楼面压力的便携式垫梁具有不再需要多次移动枕木或垫板,操作简单,汽车吊的机动性大幅度得到提升,省时省工,节约人工搬运成本,确保吊车支脚支腿位置受力有效的传递到次梁或楼板靠近次梁位置和对楼板结构有利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吊装用枕木或垫板,具体地说,是一种减少汽车吊支腿支脚对楼面压力的便携式垫梁。
背景技术
汽车吊在楼面或地面进行吊装时,常规做法支脚支腿下通过垫设枕木或专用垫板用于减小支腿支脚对楼板或地面的压力。
项目工程楼面次梁间距3000mm,楼板厚度150mm。汽车吊在楼板上部吊装过程中,采用枕木或专用垫板会带来两个问题:1、汽车吊每移动一次便要移动枕木或专用垫板一次,枕木与垫板重量较重,每次搬运操作麻烦,费时费工,施工的便利性、机动性大打折扣;2、吊装过程中汽车吊自重与吊装预制梁总重超过40T,因楼板较薄,从结构受力的角度来分析,支腿支脚通过枕木或垫板的最佳位置最好位于次梁上或楼板靠近次梁位置。但在实际吊装过程中支腿支脚位置根据吊装位置随时在调整,并不能每一次都准确的在次梁或靠近次梁位置上,绝大部分位置会在楼板中部,这样会对楼板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已知的汽车吊装用枕木或垫板方式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减少汽车吊支腿支脚对楼面压力的便携式垫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减少汽车吊支腿支脚对楼面压力的便携式垫梁,楼面次梁间距3000mm,楼板厚150mm,包括若干根垫梁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梁本体为长度≥4m的H型钢,在H型钢两侧边缘各固焊钢板进行中间部位加固;
其中:所述垫梁使用时,经加固钢板的H型钢与汽车吊支腿支脚进行点焊焊接,保证支腿上下收缩及汽车吊移动位置时,支脚与加固钢板的H型钢紧密相连,不脱落。
本发明的减少汽车吊支腿支脚对楼面压力的便携式垫梁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减少汽车吊支腿支脚对楼面压力的便携式垫梁,其中所述H型钢的规格为H300X300X10X10的H型钢。
前述的减少汽车吊支腿支脚对楼面压力的便携式垫梁,其中所述垫梁的数量为四根。
前述的减少汽车吊支腿支脚对楼面压力的便携式垫梁,其中所述钢板的规格为300X300X10的钢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减少汽车吊支腿支脚对楼面压力的便携式垫梁具有以下优点:
1、不再需要多次移动枕木或垫板,操作简单,汽车吊的机动性大幅度得到提升,省时省工,节约人工搬运成本;
2、可以确保吊车支脚支腿位置受力有效的传递到次梁或楼板靠近次梁位置,对楼板结构有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吊在楼板上吊装立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吊在楼板上吊装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垫梁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也是垫梁结构示意图。
图中:125T汽车吊;2吊车支腿;3吊车支脚;4H300X300X10X10型钢;5300X300X10钢板;6Φ25钢筋分别与H型钢及吊车支脚焊接;7便携式支脚垫梁;8楼板;9次梁;10柱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3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拆垛机
- 下一篇:氮化镓功率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