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有管道防沉降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72100.1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6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希宝;饶纲;袁松;李俊兵;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泸州市交通建设工程管理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L1/11 | 分类号: | F16L1/11;F16L5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旭伟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管道 沉降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管道防沉降施工方法,采用保护结构对既有管道防沉降保护,所述保护结构包括拉杆以及至少两个支撑件对既有管道防沉降保护,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待保护管道的位置、半径以及待插入角度;步骤2:根据待保护管道的位置、半径以及待插入角度,确定支撑件的插入位置;步骤3:在支撑件插入后,通过拉杆连接支撑件露出的两端;其中,所述支撑件一端用于与稳定地层接触,另一端通过拉杆相互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交叉设置;待保护管道的横截面位于所述支撑件以及拉杆在所述横截面所在平面的投影构成的封闭区域内,通过该施工方法,能够达到无需将管道结构完全漏出即能针对于既有管道增加防沉降结构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既有管道防沉降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平原区、城镇区或其郊区,因早期管道规划不到位,燃气、自来水等管道无序建设,普遍存在纵横交错,浅埋,不设基础或基础不牢等现象。现在道路建设采用路堤方案通过时,新增道路荷载必然会导致既有管线附加沉降,如果无法迁改管线,则必须采取措施原位保护。目前常用的保护措施有设置盖板涵洞,增设大尺寸套管等,但均存在工程规模过大的问题,均需要将既有管道的整体结构露出再进行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管道防沉降保护结构、保护系统及施工方法,结构简单,能够达到无需将管道结构完全漏出即能针对于既有管道增加防沉降结构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既有管道防沉降保护结构,包括拉杆以及至少两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用于与稳定地层接触,另一端通过拉杆相互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交叉设置;在所述防沉降保护结构进行支撑时,待保护管道的横截面位于所述支撑件以及拉杆在所述横截面所在平面的投影构成的封闭区域内。
在本方案中,利用该防沉降保护结构针对于既有管道进行保护时,所述支撑件倾斜插入与土壤中,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稳定地层相接触,另一端通过拉杆实现相互连接,通过该结构的利用,直接将支撑杆插入土壤中,支撑杆的侧面与待保护管道的侧面相接触,至少两个支撑杆的侧面分别对待保护管道的不同位置进行支撑,且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拉杆连接,如若发生沉降时,待保护管道向下运动,通过接触位置向支撑杆施加向地面方向的力,为抵消该力,支撑杆向下运动,由于支撑杆的一端与稳定地层相接触,故另一端在承受该力后应沿支撑杆与稳定地层的接触位置发生旋转,从而支撑杆另一端的相对距离发生变化,由于另一端通过拉杆连接,通过拉杆限制该相对移动,故基于该保护结构,限制管道发生沉降,实现防沉的目的,且支撑件直接插入地下,无需进行大规模的施工。
优选的,所述至少两个支撑件分别与水平面构成的锐角的角度范围为:60°-80°,通过倾斜角度设置,保证支撑杆与稳定地面接触的另一端的相对距离,保证了拉杆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防沉降保护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用于与待保护管道相互配合的支撑部,在所述防沉降保护结构进行支撑时,所述支撑部与待保护管道的侧面相接触,通过针对于保护结构的位置设置,保证支撑部与待保护管道的侧面相接触,进一步保证防沉降效果。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保护拉杆的保护扣件,所述保护扣件设置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拉杆相适配,通过保护扣件的设置,对拉杆进行保护,进一步提升了保护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既有管道防沉降保护系统,所述保护系统包括多个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沿待保护管道的延伸方向设置。
在本方案中,通过该保护结构针对于待保护管道进行保护,所述保护结构沿待保护管道的延伸方向设置,通过多个保护结构进行支撑,有效的解决沉降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保护结构的支撑件为杆状结构,通过杆状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在既有待保护管道交叉设置时,实现每一根管道的支撑,避免管道相互交叉搭接时对防沉降保护系统造成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泸州市交通建设工程管理中心,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泸州市交通建设工程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721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抑尘功能的染颜料原料研磨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驱系统三相接线座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