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追踪预警方法、系统与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17219.1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5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发;彭磊;郑爱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羿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021 | 分类号: | H04W4/021;H04W4/029;H04W12/63;H04W12/71;G06N20/10;G16H50/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31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追踪 预警 方法 系统 设备 | ||
1.一种追踪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开启终端定位功能;
S2、加载地图数据,并在地图上显示终端位置;
S3、后台服务器返回各接触者终端的绝对位置信息,并标注在地图数据中,以所述终端为中心,以所述终端与接触者终端的最大距离为半径,显示显示区域;
S4、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显示区域内的所有接触者终端数据,并判断这些接触者终端的持有者中是否有确诊或疑似感染人员;若判断为有,则执行S5,否则执行S3;
S5、实时发送预警信息到终端,并显示在所述显示区域中的当天确诊人员通知;
S6、实时监测终端与接触者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所述相对距离的计算基于终端与接触者终端的mac、rssi;
S7、基于终端与接触者终端的mac、rssi及时间戳,获取终端与接触者终端的接触时长,终端将所述接触时长、相对距离上传至后台服务器;
S8、判断终端持有者是否为确诊或疑似人员,若是,则在终端上传确诊信息,后台服务器基于终端上传的确诊信息,发送通知至与所述终端接触过的接触者终端;所述确诊信息至少包含确诊时间;若否,则执行S3;
所述S4中,终端还可以执行:
S401、接触数据状态监测,包括位置轨迹显示、位置点信息显示、接触者终端详情显示、接触者查询;
所述位置轨迹显示包括:所述终端当日到达地点的展示,并以不同显示方式展示接触者终端的持有者的不同健康状态;
所述位置点信息显示包括:移动到地图上任意位置点时,显示该位置点所有接触者终端数量信息;
所述接触者终端详情显示包括:点击所述接触者终端数量信息,展示信息列表,所述信息列表包括接触时长、接触级别,以及能唯一表示该接触者终端的信息;
接触者查询包括:按照接触者终端的持有者状态,查询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接触记录;
所述后台服务器记录终端的持有者的数据进行存储,并可针对单个终端持有者的轨迹进行全程查询,并对该轨迹路线上的接触者终端进行检索;
上述接触者终端进行检索的方式有:
(1)按人员检索:基于接触者终端的名称、号码、ID,以表格形式或时间段方式展示检索到的接触者终端;
(2)按时间检索:展现检索的目标时间段内的接触者终端状态及数据;
(3)按地点检索:按照地图区域显示,将接触者终端以描点方式标注在地图上,显示时间为当前时间,通过地图滑动取点方式展示接触者终端的列表详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者查询中,还包括:
判断终端与各接触者终端接触的时间是否达到预设的窗口期,若是,则清除超过窗口期的接触记录及接触者终端相关的信息,所述接触者终端相关的信息包括接触者信息、接触位置、接触时长、接触级别;若否,则保留所述接触者终端相关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还包括:以不同显示方式展示终端持有者的不同健康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终端与接触者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通过以下方式监测:
启动终端、接触者终端的一个或多个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的扫描功能,记录当前终端的无线场特征值FE0:
FE0={(mac1,rssi1);(mac2,rssi2),......}
记录当前接触者终端采集的当前所在位置环境中的无线场特征值FE1:
FE1={(mac1’,rssi1’);(mac2’,rssi2’),......}
其中mac是指环境中存在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的硬件MAC地址,rssi是指其相应的信号强度值;
基于FE0与FE1计算终端与接触者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终端与接触者终端之间的相对距离通过以下方式监测:
获取终端、接触者终端所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信息;
提取所述无线接入点信息的特征向量,依据距离计算函数,获取所述终端、接触者终端中,任意两者之间的间距;
所述无线接入点信息至少包括:无线接入点的MAC信息、接收信号强度;
所述距离计算函数由机器学习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羿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羿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72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