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61751.9 | 申请日: | 2021-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4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阳;庄敏阳;郑会;刘中其;姜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10;C10N30/12;C10N30/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润滑脂,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0.01%~10%的噻咯衍生物、50%~95%的基础油、3%~40%的稠化剂、0.01%~3%的防锈剂、0~2%的抗氧剂、0~3%的极压剂;其中所述噻咯衍生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
其中的各个R0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4直链或支链烷基,各个x各自独立地选自0、1、2、3;L’基团选自苯基、甲基;
n为1;A基团选自硫化萜烯的残基;所述硫化萜烯的残基是从硫化萜烯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获得的基团;基团L为(n+1)价的C1-6直链烷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噻咯衍生物的结构为: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噻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式(II)所示的噻咯化合物和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步骤,
在式(II)中,各个R0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4直链或支链烷基,各个x各自独立地选自0、1、2、3;L’基团选自苯基、甲基;在式(III)中,X基团为Cl、Br;n为1;A基团选自硫化萜烯的残基;基团L为(n+1)价的C1-6直链烷基。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萜烯的残基为从硫化萜烯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获得的基团。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式(II)所示的噻咯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或者式(III)所示的化合物选自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中,式(II)所示的噻咯化合物和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之间的摩尔比为1:0.5~5;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50℃。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中,式(II)所示的噻咯化合物和式(III)所示的化合物之间的摩尔比为1:0.8~1.2;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5~35℃。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中加入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金属膦配合物、金属卤化物和烃基膦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中加入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金属膦配合物、金属卤化物和烃基膦化合物的混合物,三者之间的摩尔比为1:0.1~10:0.1~10。
11.按照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油为矿物油、植物油和合成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稠化剂包括聚脲稠化剂、锂基稠化剂、复合锂基稠化剂、酰胺钠皂稠化剂、钙基稠化剂和复合铝基稠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锈剂为苯并氮唑类和/或磺酸盐类防锈剂;所述极压剂选自有机钼、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和氨基硫代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选自胺类抗氧剂和/或酚类抗氧剂。
12.按照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脂包括0.1%~5%的噻咯衍生物、75%~90%的基础油、8%~20%的稠化剂、0.1%~2.5%的防锈剂、0.01%~1%的抗氧剂、0.01%~2%的极压剂。
13.权利要求1~12之一所述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基础油、稠化剂、所述的噻咯衍生物混合炼制,然后与所述的防锈剂、抗氧剂、极压剂混合,研磨成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17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