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38485.8 | 申请日: | 2021-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4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51/42 | 分类号: | H04L51/42;H04L51/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英慧;崔成哲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装置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提供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受理所发送或接收的通信,检查受理到的所述通信的与规范相关的符合性,根据对所述通信的检查结果来进行矫正,以使该通信满足与所述规范相关的符合性,向该通信的发送目的地发送所矫正的所述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有时设置有判定单个的通信(以下,称作“单独通信”)内容是否适当并根据需要来修改的结构。例如,在电子邮件系统中,存在判定电子邮件的字面并根据需要来修改句子的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6-4560号公报中公开了邮件修改辅助系统,在该邮件修改辅助系统中,设置有修改辅助功能和修改辅助DB,修改辅助功能具有如下功能:存储并学习包含委托邮件的发送和应答邮件的接收的邮件交换中的、包含委托邮件的内容的错误及其修改的信息;以及在发送委托邮件时,基于学习来创建对委托邮件的内容的错误进行修改而得到的内容的修改版的委托邮件,并向外部服务发送该内容的修改版的委托邮件。
在日本特开2015-194928号公报中,公开了电子邮件自动修改辅助系统,该电子邮件自动修改辅助系统具有:自动修改辅助数据库,其存储用于自动修改委托邮件文本的微小错误的修改历史信息;以及自动修改辅助服务器,其参考修改信息,借助微小错误学习功能、委托邮件自动修改提出功能和变更信息反映功能自动修改微小错误。
在通信系统中,一般而言,规定了在单独通信中应该遵循的规范。因此,考虑不仅判定如上所述的通信内容,还判定单独通信是否遵循了所规定的规范。
但是,根据通信系统的不同,规范在某一程度上被灵活地运用,即使是未严格地遵循所确定的规范的单独通信,也有时被通信服务器许可。例如,在电子邮件系统中,根据RFC(Requestfor Comments:请求注解)严格地确定了收发的过程(协议),但是,在邮件服务器(SMTP服务器、POP服务器等)、邮件客户端(软件)中,存在许可未遵循RFC的电子邮件的收发的情况。
此外,有可能具有如下通信系统,其以遵循标准规范为前提,许可要求除了该标准规范以外、还遵循独自确定的规则的通信服务器等的存在。例如,在电子邮件系统中存在如下邮件服务器,其与遵循RFC的规定不同,基于安全性的观点,要求通过特定的加密方法对电子邮件主体进行加密。因此,在遵循一个标准规范的通信系统中,有可能发生按照每个通信服务器许可或拒绝相同的单独通信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与仅向违反通信协议的通信返回错误的情况相比能够与收发目的地的通信协议匹配地继续通信的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中,该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受理所发送或接收的通信,检查受理到的所述通信的与规范相关的符合性,根据对所述通信的检查结果来进行矫正,以使该通信满足与所述规范相关的符合性,向该通信的发送目的地发送所矫正的所述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所述处理器以根据过去的通信而生成的通信模型为基准,检查所受理的所述通信,将所述通信矫正成符合所述通信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所述处理器关于所受理的所述通信中的至少一部分,记录该通信和该通信的成功与否的信息,使用所记录的所述通信和所述成否的信息来生成所述通信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案,所述处理器通过机器学习来生成所述通信模型,该机器学习将已成功的所述通信及已失败的所述通信和该通信的成功与否的信息用作示教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案,所述处理器针对所受理的所述通信,与以所述通信模型为基准的检查不同地,检查是否符合关于所述规范所预先确定的规则,根据基于所述规则的检查结果来进行矫正,以使所述通信符合该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8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