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件分离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25608.4 | 申请日: | 2021-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8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侯君颐;盛林峰;顾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31 | 分类号: | B65G47/31 |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2 | 代理人: | 俞晨波 |
| 地址: | 201408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件分离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单件分离装置,单件分离装置按照货物流经的顺序依次设置有传送机一、单件分离机构和传送机二,传送机一安装于机架的前端,单件分离机构安装于传送机一的尾部且上方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两端固定于机架上,传送机二位于单件分离机构的尾部且下方设置有转向调节机构,其中单件分离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左右侧壁的检测机构和安装于两组检测机构之间的若干组子传送机,若干组子传送机均通过线路连接有子控制器,若干组子控制器连接有PLC主控制器。本发明设计了通过引导传送机可以将货物正常输送至单件分离机构上,并通过单件分离机构内的各子传送机对货物进行快速有序的分离排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分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件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分拣是将物品按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地堆放的作业。分拣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的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分拣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传统的货物分拣方式效率低且效果差,出现了专门用于对货物进行分拣的设备,其中就包括货物的单件分离设备,将货物放置于传送装置上可以通过单件分离设备可以将货物逐一进行前后分离,使得货物有序排列。
然而,现有的货物分拣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现有的用于对货物分拣的设备进行单件分离时,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协助进行操作,容易出现分离不合理和分离效果差的问题;(2)单件分离后的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根据传送装置的运行轨迹进行变向处理,然而现有的变向方式复杂且变向的效果不好。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件分离设备,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件分离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单件分离装置,所述单件分离装置按照货物流经的顺序依次设置有传送机一、单件分离机构和传送机二,所述传送机一安装于机架的前端,所述单件分离机构安装于传送机一的尾部且上方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固定于机架上,所述传送机二位于单件分离机构的尾部且下方设置有转向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单件分离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左右侧壁的检测机构和安装于两组检测机构之间的若干组子传送机,若干组所述子传送机均通过线路连接有子控制器,若干组所述子控制器连接有PLC主控制器,所述转向调节机构由底架、驱动机构、安装板和从动轮组成,所述底架安装于机架的底部,所述驱动机构分设有若干组且上方与安装板相连接,所述安装板分设有若干组且与驱动机构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位于传送机二的正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左侧壁上的红外传感器和安装于机架右侧壁上的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一侧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和红外接收器通过线路与PLC主控制器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若干组所述子传送机水平方向分设有两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送二包括传送机体和铺设于传送机体上的滚珠传送带,所述滚珠传送带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槽口,所述槽口内均安装有滚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从动轮上方的滚轮与从动轮的表面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安装于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的转动辊,若干组所述驱动电机外接电源,所述转动辊活动安装于底架上且表面与从动轮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若干组所述从动轮分设为两排,所述从动轮的两端与安装板的侧壁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欧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56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