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位工装及汽车前大梁、汽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17216.3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8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陆兆轰;周华;谢蔚;张亚坤;黄长亮;吴伟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王戈 |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工装 汽车 大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位工装及汽车前大梁、汽车,该定位工装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定位组件,以及设置在安装底座与支撑基座之间的滑轨滑块适配副,以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带动安装底座相对于支撑基座沿第一方向直线位移;定位组件的安装侧具有至少两个定位销和至少三个限位块;定位销沿第一方向设置,用于与待焊零件的定位孔适配;限位块具有与第一方向垂直的限位面,用于与待焊零件的定位面适配,以构建待焊零件的预定位;其中,定位组件的本体具有多个内凹避让空间,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投影面内,内凹避让空间与待焊零件的焊接部位相互错开。本方案通过工装结构优化可有效提高待焊零件在焊接工位的位置精度,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工装及汽车前大梁、汽车。
背景技术
从结构安全性的角度来说,前大梁是汽车白车身车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前端的安装螺母板用于安装汽车前防撞钢梁。因此,该汽车前防撞钢梁安装螺母板的位置度要求特别高,且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也需要保证。基于此,对汽车前防撞钢梁安装板的焊接夹具的定位结构就有很高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在夹具设计时大多采用双导杆气缸带动定位,实现对零件进行定位。然而,受其自身配合结构的限制,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定位松动的现象,导致待焊零件的位置度无法保证,进而在整车装配过程出现质量问题。另外,在其他质量要求相对较高的其他汽车零部件的焊接工序,上述问题也有存在。
有鉴于此,亟待另辟蹊径针对现有的定位工装进行结构优化,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工装及汽车前大梁、汽车,通过工装结构优化可有效提高待焊零件在焊接工位的位置精度,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本发明提供的定位工装,包括支撑基座和设置在所述支撑基座上的安装底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定位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与所述支撑基座之间的滑轨滑块适配副,以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安装底座相对于所述支撑基座沿第一方向直线位移;所述定位组件的安装侧具有至少两个定位销和至少三个限位块;所述定位销沿第一方向设置,用于与待焊零件的定位孔适配;所述限位块具有与第一方向垂直的限位面,用于与待焊零件的定位面适配,以构建所述待焊零件的预定位;其中,所述定位组件的本体具有多个内凹避让空间,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投影面内,所述内凹避让空间与待焊零件的焊接部位相互错开。
优选地,还包括感应部件和控制部件,其中,所述感应部件设置在所述定位组件上,以采集待焊零件的预定位信号;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感应部件采集的预定位信号,输出动作指令至所述驱动部件,以通过所述定位组件带动待焊零件沿第一方向直线位移至焊接工位。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三个磁性件,与至少三个限位块一一对应配置,所述磁性件嵌装在所述限位块中,以形成作用于待焊零件磁吸力。
优选地,所述滑轨滑块适配副设置为两组,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底座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且在第二方向上,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驱动部件旁侧的所述安装底座上;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优选地,还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适配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支撑基座上,以形成所述安装底座相对于所述支撑基座沿第一方向直线位移的限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安装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以分别调节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第一基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表面;
第一销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础连接件在第三方向上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一销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7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低耗油皮腐竹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监控医疗防护穿戴的识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