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消噪的耳道式耳机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06069.X | 申请日: | 2021-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3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马铨均;阙志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顺合丰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 地址: | 52377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消噪 耳道式 耳机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消噪的耳道式耳机结构,其包含容置壳体、固定座、发声组件、收音组件及耳垫件。该容置壳体具有第一声音输出口。该固定座具有第二声音输出口以及位于该第一声音输出口与该第二声音输出口之间的固定部。该发声组件组设于该固定座。该第二声音输出口位于该发声组件与该固定部之间。该收音组件固定于该固定部上。该收音组件电连接该发声组件。该耳垫件组设于该容置壳体且具有连通于该第一声音输出口的前腔声道。该发声组件与该收音组件分别具有朝向该前腔声道的发声面与收音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消噪的耳道式耳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在发声组件前方收集环境噪音的可消噪的耳道式耳机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耳道式耳机若具有消噪功能,通常是把用于收音的麦克风装在耳机后音腔,即耳机的外部,并直接让麦克风拾取外部的环境噪音。
现有技术中的麦克风虽然容易组装,然而却对于拾取传入耳道的噪音的效果不佳。现行的耳道式耳机也难以将麦克风改为装在耳机的前音腔,原因在于前音腔的空间狭小,难以容纳麦克风及其线路。
发明内容
发明人于是竭其心智悉心研究,进而研发出一种可消噪的耳道式耳机结构,将收音组件设置在发声组件与前腔声道之间,以达到提升拾取传入耳道的噪音量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消噪的耳道式耳机结构,其包含容置壳体、固定座、发声组件、收音组件、软性电路板以及耳垫件。该容置壳体具有第一声音输出口。该固定座具有固定本体以及固定部,该固定本体设置于该容置壳体中且具有对应该第声音输出口的第二声音输出口,该固定部连接于该固定本体且位于该第一声音输出口与该第二声音输出口之间。该发声组件组设于该固定座的固定本体且显露于该第二声音输出口,该第二声音输出口位于该发声组件与该固定部之间。该收音组件固定于该固定部上,该收音组件电连接该发声组件。该耳垫件组设于该容置壳体且具有连通于该第一声音输出口的前腔声道。该发声组件具有发声面,该收音组件具有收音面,该发声面与该收音面皆朝向该前腔声道。
在实施例中,该容置壳体具有通道,该第一声音输出口位于该通道的末端,该通道设有多个开孔,该固定座的固定本体延伸出多个第一组设部,各该第一组设部是由各该开孔伸出以组设于该耳垫件。
在实施例中,该耳垫件具有耳垫硬质部,该耳垫硬质部设有对应该些第一组设部的多个第二组设部,各该第一组设部是由各该开孔伸出以组设于各该第二组设部。
在实施例中,各该第一组设部为弹性卡勾,该耳垫硬质部包含底壁,连接且环绕该底壁的侧壁,该底壁具有对应该第一声音输出口的开口,该侧壁环套于该通道的外侧,各该第二组设部为设于该侧壁的凹槽。
在实施例中,该容置壳体于该通道的周围具有环形凹部以容置该耳垫硬质部的侧壁,该固定座的固定本体是以该些第一组设部组设于该些第二组设部,而抵接于该容置壳体相对该环形凹部的内侧壁。
在实施例中,该固定部为框架且具有容置口,该收音组件容置于该容置口中。
在实施例中,该耳道式耳机结构还包含软性电路板,该软性电路板电连接该收音组件与该发声组件且具有承载部,该承载部承载该收音组件且位于该收音组件与该第一声音输出口之间,该承载部并具有收音孔以显露该收音组件。
在实施例中,该软性电路板还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延伸于该承载部且绕过该固定座的固定本体的一侧而进入该容置壳体内部。
在实施例中,该框架具有定位凸部,且该承载部的一侧具有对应该定位凸部的定位凹部。
在实施例中,沿着平行于该前腔声道的方向上,该发声组件具有发声轴线,该收音组件具有收音轴线,该发声轴线未重叠于该收音轴线,该收音轴线与该前腔声道的中心轴是共面于轴面,且该轴面可将该前腔声道的截面对称均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顺合丰电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顺合丰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60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