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手套无菌式穿戴及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55875.9 | 申请日: | 2021-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9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雯昊;依成武;刘世珍;淡厚浩;邓春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11/00;A47G25/9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手套 无菌 穿戴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手套无菌式穿戴及回收装置,包括穿戴组件和回收组件;穿戴组件包括穿戴腔,穿戴腔一侧连接有穿戴口,穿戴腔上还连接有气缸,气缸内设有活塞;回收组件包括回收腔和真空泵,真空泵一端与回收腔连接,另一端通过连通气管与穿戴腔连接;回收组件内还设有消毒剂发生器。本发明中穿戴设备基于负压膨胀式穿戴原理,将负压设备抽真空以及随后充气的工作模式与混有消毒剂的回收腔相结合,通过一套消毒设备,同时实现了手套穿戴及脱下回收时的消杀功能,并且穿戴时的消杀工作是紧密伴随原本负压式穿戴过程而开展的,无需额外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次性手套辅助穿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手套无菌式穿戴及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一次性橡胶手套是一种重要的手部防护用具,广泛应用于医疗、生物实验室等领域。为保证防护性能、以及增强操作时的手部触感,一次性橡胶手套采用高弹性面料制成,并且外形与手型十分贴合,但也因此导致一次性橡胶手套穿戴时较为费力。
手套穿戴装置是一种用于辅助人员方便快速穿戴一次性橡胶手套的设备,但是现有手套辅助穿戴设备仅考虑了穿戴的便捷性,而忽略了手套穿戴及回收时,对于可能伴随的污染物的消杀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手套无菌式穿戴及回收装置,用于解决一次性橡胶手套穿戴及回收时的消杀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一种一次性手套无菌式穿戴及回收装置,包括穿戴组件和回收组件;穿戴组件包括穿戴腔,穿戴腔一侧连接有穿戴口,穿戴腔上还连接有气缸,气缸内设有活塞,活塞将气缸分隔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与穿戴腔连通,另一部分非真空;
回收组件包括回收腔和真空泵,回收腔一端设有回收入口,回收入口上设有密封盖;真空泵一端与回收腔连接,另一端通过连通气管与穿戴腔连接;回收组件内还设有消毒剂发生器,消毒剂发生器用于向回收腔内补充消毒剂。
进一步地,所述穿戴口外侧端部带有一圈圆形翘起结构,穿戴口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电磁压杆,电磁压杆头部设有能够上下活动的压接部,压接部外形与穿戴口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端部连接有储气罐,且当活塞处于气缸内靠近储气罐一端时,储气罐内压力等于大气压。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端部为敞口结构并固连有弹簧,弹簧另一端与活塞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端部为敞口结构,气缸内活塞通过定滑轮机构与气缸外部的配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端部为敞口结构并设有飞轮,飞轮中心设有螺纹孔,活塞端部固连有螺杆,螺杆由气缸端部穿出后与所述螺纹孔配合。
进一步地,穿戴腔两侧分别设有喷头,喷头上设有多个气孔,喷头下端通过导气管与连通气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腔侧面连接有进气阀,进气阀为单向阀,且流通方向为由外向内。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剂发生器为羟基自由基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穿戴组件固定在回收组件上部,穿戴腔顶端与气缸连接,底端与连通气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次性手套无菌式穿戴及回收装置中的穿戴设备基于负压膨胀式穿戴原理,将负压设备抽真空以及随后充气的工作模式与混有消毒剂的回收腔相结合,通过一套消毒设备,同时实现了手套穿戴及脱下回收时的消杀功能,并且穿戴时的消杀工作是紧密伴随原本负压式穿戴过程而开展的,无需额外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58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