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在审
| 申请号: | 202080062308.2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2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金贤雄;李在馥;柳东均;崔旭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LS电线有限公司;乐星EV(韩国)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9/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崔炳哲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充电 用电 | ||
1.一种用于连接电动车充电器主体与电动车充电用电缆接头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部,包括冷却流体在内侧流动的流体管;
复数个电力单元,包括沿所述冷却部周缘配置的复数个导体、包裹所述导体的外侧的绝缘层以及所述冷却部与所述绝缘层之间的导热材料;以及
电缆护套,包裹所述电力单元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材料的粘度在常温下为103cp至106c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5W/m·K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材料由硅氧烷聚合物和导热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单元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电力单元的内侧的所述冷却部的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为相反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接地单元,在所述电缆护套的内部,具有接地导体以及包裹所述接地导体的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单元设置有一对,从所述电动车充电器向所述电缆接头的方向供应的冷却流体在一对所述冷却部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冷却流体回收部,从所述电缆接头附近向所述电动车充电器方向回收一对所述冷却部供应的冷却流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流体回收部设置于所述接地单元的对侧,外接于一对所述电力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部或所述冷却流体回收部的流体管由高耐热塑料、尼龙、全氟烷氧基烷烃(Perfluoroalkoxy alkane,PFA)、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材料或氨基甲酸乙酯材料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单元的导体是由复数个导体丝组合而成的组合导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电力单元的复数个导体在所述冷却部周缘横卷成其复合绞距的大小具有由沿所述冷却部周缘配置的复数个导体构成的导体层的外径的9倍至11倍。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单元和所述接地单元联合成其联合绞距的大小具有所述电力单元的外径的17倍至23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有至少一个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包括通信用导体以及包裹所述通信用导体的绝缘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单元配置于连接所述通信单元和所述接地单元的中心的三角形的外侧,且直径小于所述电力单元或所述接地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S电线有限公司;乐星EV(韩国)股份公司,未经LS电线有限公司;乐星EV(韩国)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623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去除率的磁流变精加工头
- 下一篇:纯化氢氟烃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