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过滤结构的离心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281587.8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6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鲁;王翔宇;郭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明宇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B01D29/05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6 | 代理人: | 刘卉 |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结构 离心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过滤结构的离心管,包括主管体和顶盖,所述顶盖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主管体顶部开口处;所述主管体内部侧面上延伸出支撑部,所述主管体内还可拆卸地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依靠所述支撑部设置在主管体内部上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离心管,离心完之后,固体物质残留在过滤层上,清液在离心管底部,可以直接将过滤层取出获取固体物质,然后用吸管提取离心管底部的清液,固液分离效果强,避免拿出固体物质时残留在离心管内产生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过滤结构的离心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离心管,离心后上清液由管口倒出时易夹杂悬浮固态颗粒,导致纯度比较小;上清液倒出后固体颗粒不易取出,进而导致实验结果容易产生偏差。
因此,需要一种增强离心后分离液体与固体效果的离心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过滤结构的离心管,旨在解决现有离心管液体与固体分离效果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过滤结构的离心管,包括主管体和顶盖,所述顶盖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主管体顶部开口处;所述主管体内部侧面上延伸出支撑部,所述主管体内还可拆卸地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依靠所述支撑部设置在主管体内部上方。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支撑部从主管体内部侧壁往主管体中轴线延伸的水平距离,不小于所述主管体内径的三分之一。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支撑部从主管体内部侧壁斜向下延伸,支撑部与主管体下部内侧壁的夹角在45度到85度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顶盖设有单向通气阀,以使离心管内部的气体可以经由单向通气阀排出离心管,而外部的气体无法通过单向通气阀进入离心管内部。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还设有外管,所述外管覆盖设置在所述主管体外表面上,且所述外管为弹性材质。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主管体为的材质为感光变色玻璃。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外管为透明材质,且外表面设有摩擦纹。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顶盖在外侧面设有摩擦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离心管,离心完之后,固体物质残留在过滤层上,清液在离心管底部,可以直接将过滤层取出获取固体物质,然后用吸管提取离心管底部的清液,固液分离效果强,避免拿出固体物质时残留在离心管内产生的损耗。
2)支撑部的延伸距离和延伸角度是利于支撑过滤层,避免过滤层滑落到离心管底部。
3)顶盖设有单向通气阀,以使离心管内部的气体可以经由单向通气阀排出离心管,而外部的气体无法通过单向通气阀进入离心管内部。这样在水浴加热离心管时,可以避免离心管内气体膨胀冲开顶盖,同时避免外部水蒸气倒灌进离心管产生污染。
4)还设有外管,所述外管覆盖设置在所述主管体外表面上,且所述外管为弹性材质。这样可以加强离心装置对离心管的抓握固定效果,且降低意外碰撞打碎离心管的概率。
5)主管体为的材质为感光变色玻璃,适用于需要避光的反应或试剂。
6)顶盖外侧面和外管外侧面设有摩擦纹,增强握持效果避免打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过滤结构的离心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管体;2:顶盖;3:支撑部;4:滤纸;5:单向通气阀;6: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明宇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明宇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2815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手动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试剂定量排放的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