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施工用的路桩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3077610.1 | 申请日: | 2020-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5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润辉;吴仲球;朱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方信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7/00 | 分类号: | E04H17/00;E04H17/20;E01F9/615;E01F9/65;E01F9/61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施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用的路桩结构,包括安装底座,所述的安装底座上等间距安装有装配座,所述的装配座上活动式装配有路桩组件,所述的路桩组件两侧设置有锁扣,所述的锁扣与防撞泡沫块相连接,所述的防撞泡沫块后方安装有缓冲水马,所述的路桩组件包括主体架,所述的主体架上等间距竖直设置有与所述的装配座相互卡合的立柱,通过第一铰链杆体和第二铰链杆体交叉式安装使得相邻的立柱更为稳定,其抗风能力、稳定性和牢固度更高,利用后部安装防撞泡沫块和缓冲水马有效保障误撞路桩的车辆内人员安全,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同时通过装配座和立柱的装配,方便拆卸,二次使用,更有适合用于道路施工路段的路桩标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施工用的路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道路施工时都需要安装路桩,防止车辆误入造成事故,但是对于现阶段的路桩来说,在夜间标识功能太差,同时,此类路桩结构简单,耐用性和抗风性都较差,大多数为一次性产品,无法拆卸并重复使用,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道路施工用的路桩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施工用的路桩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施工用的路桩结构,包括安装底座,所述的安装底座上等间距安装有装配座,所述的装配座上活动式装配有路桩组件,所述的路桩组件两侧设置有锁扣,所述的锁扣与防撞泡沫块相连接,所述的防撞泡沫块后方安装有缓冲水马,所述的路桩组件包括主体架,所述的主体架上等间距竖直设置有与所述的装配座相互卡合的立柱,所述的立柱与所述的主体架相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的立柱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的立柱上的第一连接座和相邻的立柱上的第二连接座之间连接有第一铰链杆体,所述的立柱上的第二连接座和相邻的立柱上的第一连接座之间连接有第二铰链杆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立柱顶端设置有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立柱上端设置有警示LED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主体架上于相邻所述的立柱之间均设置有套座,所述的套座上设置有摆动撑杆,所述的摆动撑杆上安装有框体,所述的框体内粘贴有指示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铰链杆体、第二铰链杆体和框体上均涂设有反光条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铰链杆体和第二铰链杆体交叉式安装使得相邻的立柱更为稳定,其抗风能力、稳定性和牢固度更高,利用后部安装防撞泡沫块和缓冲水马有效保障误撞路桩的车辆内人员安全,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同时通过装配座和立柱的装配,方便拆卸,二次使用,更有适合用于道路施工路段的路桩标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泡沫块和缓冲水马的位置示意图。
其中:安装底座1、装配座2、立柱3、主体架4、压板5、警示LED灯6、第一连接座7、第二连接座8、第一铰链杆体9、第二铰链杆体10、套座12、摆动撑杆13、指示牌14、框体15、锁扣16、防撞泡沫块17、缓冲水马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方信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方信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3077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