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MWDM组网的单纤双向光组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928502.4 | 申请日: | 202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7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果果;陈小丹;谭祖炜;郑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兴思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刘丹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mwdm 组网 双向 组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MWDM组网的单纤双向光组件结构,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该单纤双向光组件结构,包括三通管体,三通管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孔位,三通管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孔位,三通管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三孔位,第一孔位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三透镜和25G接收TO,三通管体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环,调节环的一侧插接有适配器组件,第三孔位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透镜和光环形器,该应用于MWDM组网的单纤双向光组件结构简单,工艺实现容易,可以复用当前10G BIDI和25G BIDI设备批量生产,无需增加额外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单纤双向光组件结构复杂,成产良率低,生产成本高,导致整体组网方案成本偏高,影响方案规模部署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MWDM组网的单纤双向光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单纤双向光组件的作用是实现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转换,并通过与光纤的耦合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其作为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核心工作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光纤通信的传输质量,一种MWDM光通信网及光通信系统(CN111314014A),介绍了一种MWDM组网的方法,通过将基站端与波分复用器的连接方式、局端与波分复用器的连接方式从双纤双向改为单纤双向,可在不改变现有正在投入使用的波分复用器且不增加光纤数量的前提下,实现4G网络和5G网络的共存与向5G网络的升级,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大大降低升级成本及施工难度,目前应用在CN111314014A中的单纤双向光组件结构复杂,成产良率低,生产成本高,导致整体组网方案成本偏高,影响方案的规模部署。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MWDM组网的单纤双向光组件结构,该应用于MWDM组网的单纤双向光组件结构简单,工艺实现容易,可以复用当前10G BIDI和25G BIDI设备批量生产,而无需增加额外设备,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应用CN111314014A中的单纤双向光组件结构复杂,成产良率低,生产成本高,导致整体组网方案成本偏高,影响方案规模部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MWDM组网的单纤双向光组件结构,包括三通管体,所述三通管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孔位,所述三通管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孔位,所述三通管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三孔位,所述第一孔位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三透镜和25G接收TO,所述三通管体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一侧插接有适配器组件,所述第三孔位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二透镜和光环形器,所述第二孔位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光隔离器和透镜支架,所述透镜支架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透镜,所述透镜支架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MWDM25G发射TO,所述第一孔位和所述第二孔位分别与所述第三孔位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25G接收TO、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一孔位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25G接收TO与所述三通管体的连接方式为胶粘粘接或激光焊接中任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透镜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且两侧开口连通,所述第一透镜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架一侧的开口内部,所述MWDM25G发射TO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架另一侧的开口内部,所述MWDM25G发射TO与所述透镜支架的连接方式为胶粘粘接或激光焊接中任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孔位、所述光隔离器、所述透镜支架、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MWDM25G发射TO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适配器组件、所述调节环和所述第二透镜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适配器组件的外壁与所述调节环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光环形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正对于所述光隔离器的一侧,所述第二端口正对于所述第三透镜的下方,所述第三端口正对于所述第二透镜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环与所述三通管体的连接方式为胶粘粘接或激光焊接中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兴思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兴思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28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控制采集环境参数的通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管型质量流量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