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性高的家用智能门锁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392459.4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3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九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15/16;E05B17/00;E05B4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孙承尧 |
| 地址: | 3213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性 家用 智能 门锁 | ||
本申请公开了安全性高的家用智能门锁,包括壳体、滑槽、防护板、滑块、滑杆、内壳、风机和触摸屏,所述壳体内腔两侧均固接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底部均固接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底部固接在锁芯顶部,所述壳体两侧底部均安装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安装滑杆,所述滑杆顶部和底部分别固接滑槽内腔顶部和底部,所述滑杆表面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固接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在滑杆表面,所述活动板底部固接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部固接壳体内腔底部,所述活动板一侧贯穿滑槽延伸至滑槽内部固接滑块,所述壳体一侧表面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两侧延伸至滑槽内部固接滑块,本申请提供了安全性高、防护效果好的家用智能门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门锁,具体是安全性高的家用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在以下场所应用较多:银行,政府部门(注重安全性),以及酒店,学校宿舍,居民小区,别墅,宾馆(注重方便管理)。
智能门锁比一般的门锁更加安全,但是内部也就更加脆弱,内部含有一些电子元器件,很容易出现受潮损坏的情况,而且一般的智能门锁的锁孔也会遇到暴力撬锁的情况。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安全性高的家用智能门锁。
发明内容
安全性高的家用智能门锁,包括壳体、滑槽、防护板、滑块、滑杆、内壳、风机和触摸屏,所述壳体内腔两侧均固接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底部均固接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底部固接在锁芯顶部,所述壳体两侧底部均安装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安装滑杆,所述滑杆顶部和底部分别固接滑槽内腔顶部和底部,所述滑杆表面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固接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在滑杆表面,所述活动板底部固接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部固接壳体内腔底部,所述活动板一侧贯穿滑槽延伸至滑槽内部固接滑块,所述壳体一侧表面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两侧延伸至滑槽内部固接滑块,所述防护板两侧内部安装压力传感器,所述壳体表面设有锁孔,所述防护板罩在锁孔表面;
所述壳体内腔顶部安装内壳,所述风机内腔中央安装单片机,所述内壳内腔两侧均固接防潮条,所述壳体内腔顶部安装两个风机,所述风机两侧均固接蜂鸣器,所述壳体一侧表面顶部安装散热框,所述散热框表面开设若干散热孔,所述散热框两侧均安装喇叭,所述壳体内腔顶部安装指纹录入器,所述壳体一侧表面设有指纹识别界面,所述指纹识别界面连接指纹录入器;
所述壳体侧壁内部设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一侧粘合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一侧粘合防腐层,所述防腐层和加固层之间通过若干加固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腔设有锁芯,所述锁芯连接锁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一侧表面安装门把,所述门把表面设有防滑纹且涂有防氧化油漆。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表面设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电性连接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腔中央安装电源,所述电源电性连接触摸屏、电动推杆、指纹识别界面、指纹录入器、单片机和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连接散热框,所述喇叭连接蜂鸣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槽相向一侧设有缺口,缺口宽度小于滑块宽度,且大于活动板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贯穿滑槽产生的缺口宽度小于防护板两端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防腐层为环氧玻璃钢层,所述加固层为锌合金层。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支架为两根钢筋呈X状连接,且加固支架表面涂有防腐涂料。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安全性高、防护效果好的家用智能门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九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九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392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