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型材的堵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91899.3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6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福;陈灿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福;陈灿昆 |
| 主分类号: | H05K7/18 | 分类号: | H05K7/18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立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6 | 代理人: | 卢清华 |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型材的堵头,包括本体,本体具有一中间框体和侧框体,中间框体与侧框体一体成型,两侧框体的顶面下凹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插入槽,中间框体前侧面的左、右两侧上分别向前延伸有前插入片,上述中间框体前侧下底面向前延伸有若干条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的下插入片,下插入片与前插入片之间具有插入间距,上述侧框体内设有与型材锁固在一起的螺丝孔柱,螺丝孔柱沿前后方向横卧设置,且侧框体的后侧面对应于螺丝孔柱处开设有与螺丝孔柱相通的螺丝伸入孔。与现有技术相比,型材与堵头的顶面无接缝存在,防水性高,并使线路板端部的安装可在型材外安装,安装较为方便,还能实现开关板的安装,使用多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型材上的堵头。
背景技术
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如塑料、铝、玻璃纤维等)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其方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如一些灯管型材、柜体型材、线路安装用型材等,此种型材的结构一般呈长条状的且顶面及两端面均为敞开状的方形条,即型材的中空空间为槽道,方形条的底面具有若干条间隔排列的凸条将型材撑离放置面,各凸条之间形成有沿型材长度方向贯通的通道,型材在应用时若需进行封闭使用时,即在型材的顶面处安装一封盖,且型材的两端面处装一个封头,封头采用套体结构居多,即直接套装在型材的端面外,这样,封盖的长度短于型材的长度,封盖与套体之间会形成有一定的间隙,使槽道位于套体与封盖之间较为不密封,防水性较差,再有,堵头呈圆形结构,型材内部即槽道用于线路安装时不易线路板端部的接线伸出安装,且与线路板配合使用的开关也无法在型材上安装。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材堵头,以解决现有的堵头与型材配合时防水性差、不易线路板端部的接线安装及开关安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型材的堵头,包括本体,本体为塑料本体,本体具有一中间框体和处于中间框体左右两侧的侧框体,上述侧框体为其前侧面呈敞开状的中空方形框体,中间框体为其前侧面和顶面呈敞开状的中空方形框体,中间框体与侧框体一体成型,两侧框体的顶面位于与中间框体相靠近的一侧下凹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插入槽,中间框体前侧面的左、右两侧上分别向前延伸有前插入片,上述中间框体前侧下底面向前延伸有若干条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的下插入片,下插入片与前插入片之间具有插入间距,上述侧框体内设有与型材锁固在一起的螺丝孔柱,螺丝孔柱沿前后方向横卧设置,且侧框体的后侧面对应于螺丝孔柱处开设有与螺丝孔柱相通的螺丝伸入孔。
上述侧框体的底面为凹弧面。
上述侧框体的内顶面前侧凸设有向前延伸出侧框体外的上插入片,上述上插入片的底面向下凸设有加强筋条。
上述本体的后侧壁上部向后延伸有延伸板,上述延伸板的顶面与本体的顶面相齐平,上述插入槽延伸至延伸板处,上述延伸板的底面设有加强筋条。
上述插入槽为方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型材的堵头,应用时,将前插入片插入型材的槽道内并与型材相对的两内侧壁相贴配合,下插入片插入型材底面的通道内,之后通过螺丝依次经螺丝伸入孔、螺丝孔柱与型材锁固在一起,这样即完成堵头在型材上的安装,安装后插入槽刚好与型材用于盖板插入的槽道相对位,此时,型材上的盖板即可推至插入槽内使型材与堵头围成一个密闭的腔室,使堵头与型材形成完美结合,从而使型材与堵头的顶面无接缝存在,防水性高,同时,用于线路板与在放在堵头内,并从堵头的下底面穿出安装,使线路板端部的安装可在型材外安装,安装较为方便,另,若线路板上具有开关板时,可将开关板的底面做两个插入凸条,然后经插入槽将开关板滑动安装在堵头上,实现开关板的安装,则与型材脱离后也可单独当作开关板安装的功能,使用多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福;陈灿昆,未经李文福;陈灿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91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扩散组件、膜电极组件、燃料电池单元和燃料电池堆
- 下一篇:积木式储能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