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数字通讯协议的通道用温度报警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75178.8 | 申请日: | 2020-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8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文新国;张乃毅;张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斯达防爆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024 | 分类号: | G01K1/0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刘强 |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通讯 协议 通道 温度 报警器 | ||
1.一种基于数字通讯协议的通道用温度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报警装置和电路板(5),所述报警装置与电路板(5)连接,且固定于壳体(1)内部;
所述电路板包括用于对外通讯的通讯模块(51)、用于判断温度的控制模块(52)、用于显示温度的数显模块(53)和用于声光报警的报警模块(54),所述控制模块(52)分别连接通讯模块(51)、数显模块(53)和报警模块(54);所述控制模块(52)包括控制芯片(U6),所述控制芯片(U6)分别与连接通讯模块(51)、数显模块(53)和报警模块(54)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52)还包括第一电容(C17)、第二电容(C14)、第三电容(C15)和第四电容(C8),第一电容(C17)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6)的第十六管脚,另一端连接控制芯片(U6)的第十七管脚;第二电容(C14)和第三电容(C15)并联在一起,第二电容(C14)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6)的第五管脚连接,另一端接信号地,第三电容(C15)的一端接信号地;第四电容(C8)的一端接控制芯片(U6)的第一管脚,另一端接信号地;控制芯片(U6)的第十七管脚、第五管脚、第一管脚接3.3V DC;控制芯片(U6)的第九管脚、第十管脚、第十一管脚分别接入数显模块(53),控制芯片(U6)的第二十九管脚、第三十管脚接入报警模块(54),控制芯片(U6)的第十九管脚、第二十管脚接入通讯模块(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U6)为STM32F030单片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51)包括隔离转换模块(U8)和用于接收温度信号的通讯接口(P3),所述隔离转换模块(U8)与所述控制芯片(U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转换模块(U8)为TD321D485H的485通讯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显模块(53)由3个电路拓扑结构相同的数显电路组成,所述数显电路包括数码管驱动芯片(U2)和数码管(DS2),数码管驱动芯片(U2)与控制芯片(U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管驱动芯片(U2)为54HC595D数码管驱动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54)包括用于声报警的蜂鸣器(LS1)和用于光报警的发光二极管(DS5),所述蜂鸣器(LS1)的阴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S5)的阴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连接控制芯片(U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度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光报警装置(4)和声报警装置(2),所述光报警装置(4)内设置所述发光二极管(DS5),所述声报警装置(2)内设置所述蜂鸣器(LS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窗(3),所述透明窗(3)设置于壳体外侧,且与所述数显模块(5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斯达防爆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斯达防爆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751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齐平式明框玻璃幕墙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抑尘洒水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