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变压器铁芯的卷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24559.6 | 申请日: | 202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8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潘永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浦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64 | 分类号: | H01F41/064;H01F41/08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邱丹 |
| 地址: | 201619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变压器 卷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变压器铁芯的卷绕装置,属于变压器铁芯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该用于变压器铁芯的卷绕装置,通过设置电机、螺纹杆、限位块和第二转动机构,工作人员控制电机工作,使得电机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一固定板带动铁芯本体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机构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螺纹杆带动限位块运动,使得限位块内的铜线均匀的缠绕在铁芯本体上,操作简单,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该卷绕装置进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铁芯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变压器铁芯的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铁芯是变压器中主要的磁路部分,通常由含硅量较高,表面涂有绝缘漆的热轧或冷轧硅钢片叠装而成。铁芯和绕在其上的线圈组成完整的电磁感应系统。电源变压器传输功率的大小,取决于铁芯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现有的卷绕装置在对铁芯进行绕线时,因铜线无法在箱体内移动,使得卷绕的铜线可能会在铁芯的一端累积,从而导致卷绕完成后的铁芯无法使用,使得工作人员不便与对该卷绕装置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变压器铁芯的卷绕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卷绕装置在对铁芯进行绕线时,因铜线无法在箱体内移动,使得卷绕的铜线可能会在铁芯的一端累积,从而导致卷绕完成后的铁芯无法使用,使得工作人员不便与对该卷绕装置进行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变压器铁芯的卷绕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内卡接有螺纹杆。
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分别与箱体内壁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设置有铜线,所述铜线设置在通孔内,所述通孔开设在箱体的右侧面,所述铜线缠绕在铁芯本体的外表面,所述铁芯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
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杆,位于上方限位杆的顶端与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位于下方限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三转动机构与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通过电动推杆与箱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机机体的上表面通过壳体与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块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箱体内壁的正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通过若干个支撑杆与活动板的上表面滚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通过若干个伸缩杆与箱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两个合页分别与两个门板的左右两侧面铰接,两个门板的相对面搭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浦电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浦电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45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教学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防锈的低镍高铜离心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