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42096.1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1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蔓;汪知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知义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L2/08;B08B3/12;F26B21/00;F26B2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直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包括注射管,注射管内圈套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外圈底部固定套接有橡皮圈,活塞杆远离橡皮圈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活塞杆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板,注射管内腔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注射管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套,螺纹管套螺纹连接有螺纹管,螺纹管远离螺纹管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药管。该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推动拉动按压板带动按压板底部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按压板一端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远离连接杆一端的橡皮圈,使得药物从通孔内留至出药管内部,要出从出药孔给出,注射管与出药管为分离式,减少了使用成本,且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
背景技术
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直肠给药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保留灌肠法、直肠点滴法、栓剂塞入法。
现有的直肠给药器都是整体式,无法拆卸,使用之后就需要整个丢弃,后续的使用十分浪费,且增加使用的成本,但是循环使用会造成交叉感染,导致无法预知的后果,且整体式无法清洗,不适合长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具备减少了使用成本,且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避免了细菌的滋生保持了清洁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具备减少了使用成本,且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避免了细菌的滋生保持了清洁等优点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包括注射管,注射管内圈套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外圈底部固定套接有橡皮圈,活塞杆远离橡皮圈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活塞杆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板,注射管内腔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注射管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套,螺纹管套螺纹连接有螺纹管,螺纹管远离螺纹管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药管,出药管远离螺纹管的一侧外圈开设有若干个出药孔,出药管远离螺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顶,注射管外圈一侧固定设置有磁铁。
优选的,磁铁磁吸连接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内腔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风机,烘干装置内腔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电热板,烘干装置内腔且位于风机相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消毒灯,烘干装置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架,连接架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磁铁杆。
优选的,活塞杆与注射管相适配,橡皮圈与活塞杆相适配,橡皮圈外圈与注射管内圈紧贴。
优选的,通孔贯穿注射管内腔底部,通孔直径小于注射管内腔底部直径,活塞杆直径小于注射管直径。
优选的,连接杆为竖直设置,连接杆的直径小于活塞杆的直径,按压板与连接杆相互平行。
优选的,螺纹管套与通孔相适配,螺纹管套与螺纹管相适配使用。
优选的,螺纹管的直径与出药管的直径相同,且螺纹管与出药管相适配,螺纹管为竖直放置。
优选的,烘干装置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远离烘干装置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含有超声波水箱,超声波水箱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口
优选的,磁铁与磁铁杆磁吸连接,风机的出风口与消毒灯相对。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知义,未经汪知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2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