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鞘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11839.9 | 申请日: | 202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6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江晓兵;梁德;何嘉辉;张鹏;唐晶晶;崔健超;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209;A61B90/00;A61B17/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鞘管,其包括鞘管本体和手柄,鞘管本体的一端设有向前延伸的舌板部,舌板部用于切割终板,舌板部的长度为9~15mm,手柄设于鞘管本体远离舌板部的一端。基于上述结构,舌板部较窄,其所占空间小于鞘管本体,因此内镜和其他手术器械的活动范围不易受到舌板部的限制,也即,不易受到鞘管的前端的限制,同时,舌板部的长度比现有的鞘管的端部长度更长,使舌板部可阻挡更大范围的组织,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镜和其他手术器械的活动范围,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和风险;并且,舌板部较为锋利,其可对终板进行切割,省去了更换手术器械的步骤,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鞘管。
背景技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腰椎退变性椎间盘疾病、退变性不稳、狭窄、滑脱、侧弯的统称,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痛,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安全有效的减压融合往往是治疗的关键,因此,作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的内镜下融合手术日渐兴起。
内镜下融合手术通常需要往腰椎间孔植入鞘管作为工作通道,以方便脊柱内镜和其他手术器械从鞘管中植入腰椎部位并进行手术;另外,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通常需要对椎体的终板进行部分切除。现有鞘管的前端较宽,其在植入腰椎间孔时占据较大的空间,且现有鞘管的前端较短,所能阻挡的管外组织有限,导致内镜和其他手术器械在椎管内的活动范围太小;另外,鞘管较宽的前端无法对终板进行处理,还需要使用额外的手术器械例如蓝钳和髓核钳剪除、钳夹终板,大大延长了手术时间,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端较窄较长、可切割终板的鞘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鞘管,其包括:
鞘管本体,所述鞘管本体的一端设有向前延伸的舌板部,所述舌板部用于切割终板,所述舌板部的长度为9~15mm;
手柄,设于所述鞘管本体远离所述舌板部的一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舌板部为弧形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舌板部的横截面积自连接所述鞘管本体的一端至远离所述鞘管本体的一端逐渐减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舌板部远离所述鞘管本体的一端呈锯齿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舌板部远离所述鞘管本体的一端为向前凸起的弧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包括柱体部和握持部,所述柱体部呈环形,其连接于所述鞘管本体远离所述舌板部的一端,所述握持部呈杆状,其设于所述柱体部的外壁上并沿所述柱体部的径向延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设为两个,两个所述握持部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柱体部的外壁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鞘管本体的外壁上设有距离刻度,所述距离刻度沿所述鞘管本体的轴向等间距排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鞘管本体的内径为8~12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舌板部的长度为10~12mm。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鞘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11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畜牧用铲粪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供电的在线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