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速信号传输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470727.3 | 申请日: | 2020-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0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经祥;魏津;徐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达克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02;H01R13/64;H01R13/502;H01B1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智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3 | 代理人: | 王圣 |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速 信号 传输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速信号传输线,包括多根成对绞在一起的绝缘导线和成对绞在一起的绝缘导线外包的屏蔽外套;所有的绝缘导线的一端均与信号接口A连接,另一端分别设有端子,其通过端子与信号插口I连接,其中信号插口I与集成电路自动测试机上预留的信号外送插口II相互匹配,信号接口A与信号接收设备上预留的信号接口B相互匹配。本实用新型的低速信号传输线,抗电磁辐射与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强,通过信号接口A、信号插口I进行连接,工作效率高,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防呆插入设计,能够避免插错,极大地方便操作人员使用,极具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电路自动测试机用信号传输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速信号传输线。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自动测试机(Automatic Test Equipment)于半导体产业意指集成电路(IC)自动测试机,用于检测集成电路功能之完整性,为集成电路生产制造之最后流程,以确保集成电路生产制造之品质。
在集成电路自动测试机的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对集成电路自动测试机进行校验,在校验时需要使用信号传输线连接集成电路自动测试机与测试设备以实现信号的传输,目前一般都是通过单线连接的方式来完成信号传输的即不同的信号采用不同的单线进行传输,虽然这种方式具有灵活性好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但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单线结构的抗干扰能力差。
因此,开发一种抗干扰能力强且能够极大提高操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低速信号传输线极具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工作效率低且抗信号干扰能力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强且能够极大提高操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低速信号传输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速信号传输线,包括多根成对绞在一起的绝缘导线和成对绞在一起的绝缘导线外包的屏蔽外套;
所有的绝缘导线的一端均与信号接口A连接,另一端分别设有端子,其通过所述端子与信号插口I连接,所述信号插口I与集成电路自动测试机上预留的信号外送插口II相互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低速信号传输线,整体结构简单,其中对绞的绝缘导线相比于独立的各条导线,能够显著降低电磁辐射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同时外包的屏蔽外套能够进一步降低电磁辐射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绝缘导线两端分别与信号接口A和信号插口I连接,通过信号接口A、信号插口I进行连接,相比于单线连接,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极具应用前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低速信号传输线,所述屏蔽外套为金属外套或塑橡外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屏蔽外套,此处仅给出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而已。
如上所述的一种低速信号传输线,所述绝缘导线与信号接口A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所述绝缘导线与端子连接端的裸露部点锡。
如上所述的一种低速信号传输线,所述信号接口A与信号接收设备上预留的信号接口B相互匹配。
如上所述的一种低速信号传输线,所述绝缘导线共有六根,数量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量。
如上所述的一种低速信号传输线,所述信号插口I包括壳体部和与信号外送插口II连接的接口部;
所述壳体部整体呈方形结构,包括仅一面开口的方盒和方盒开口面匹配的盖板;
所述绝缘导线由方盒的侧面进入方盒内,方盒与开口面相对的面上固定由贯穿该面的接口部,绝缘导线通过端子与接口部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低速信号传输线,所述盖板与方盒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达克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胜达克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70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