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器件测试用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31037.5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2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嵩;郭孝明;朱晶;张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联讯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G01K1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器件 测试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光器件测试用夹具,包括基板、测试插座、导热板、PCB板和盖板,所述PCB板位于基板下方,所述导热板和盖板依次设置于基板上方,所述测试插座分别安装于基板上、并与PCB板电连接,所述导热板与盖板之间安装有待测试器件,此待测试器件穿过导热板与测试插座电连接;所述导热板间隔设置有凸块,所述基板、PCB板上开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凸块下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并从第二通孔伸出;所述导热板设置有一测温电路板,此导热板还开有若干个测温槽,测温槽内安装有一测温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对器件的测试效率、降低成本,且保证了对导热板加热的均匀性,提高了对器件测试的精度和重复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器件测试用夹具,属于光通讯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TO测试只有常温测试夹具,还没有TO高温、低温批量测试夹具,而随着光通讯的发展,TO封装的激光器速率已经到达25G,50G,这些高速的商用TO需要经过高温、低温测试,目前业内没有适应的批量夹具可用,现行方案均为单颗芯片测试,这样温控精度高,但是批量生产效率低,与老化设备不能兼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器件测试用夹具,其大大提高了对器件的测试效率、降低成本,且保证了对导热板加热的均匀性,提高了对器件测试的精度和重复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光器件测试用夹具,包括基板、若干个测试插座、导热板、PCB板和盖板,所述PCB板位于基板下方,所述导热板和盖板依次设置于基板上方,若干个所述测试插座分别安装于基板上、并与PCB板电连接,所述导热板与盖板之间安装有待测试器件,此待测试器件的下端穿过导热板与测试插座电连接;
所述导热板下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凸块,所述基板、PCB板上分别开有若干个与凸块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凸块下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并从第二通孔伸出;
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一端设置有一测温电路板,此导热板的下表面上还开有若干个测温槽,此若干个测温槽内分别安装有一与测温电路板电连接的测温传感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上开有一安装凹槽,所述测温电路板嵌入安装于此安装凹槽内。
2. 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凹槽分别与若干个测温槽贯通。
3. 上述方案中,若干个所述测温槽的长度均不相同。
4. 上述方案中,若干个所述测温槽的数量为8个。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发光器件测试用夹具,其通过采用多层设计,结构设计巧妙,在具备良好兼容性、可适配大部分常温、老化测试系统的同时,可放置多颗待测试器件,还可以适用于高温老化、低温测试、常温测试、高温测试等多种测试模式,大大提高了对器件的测试效率、降低成本;另外,通过多个测温传感器,实时对导热板不同位置处的温度进行监测,并给温度控制器反馈,保证对导热板加热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对器件测试的精度和重复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光器件测试用夹具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热板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基板;101、第一通孔;2、测试插座;3、导热板;301、凸块;4、PCB板;401、第二通孔;5、盖板;8、测温电路板;9、测温槽;10、待测试器件;11、测温传感器;12、安装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联讯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联讯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1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料袋灌装夹持机构
- 下一篇:套筒式履带张紧调节机构





